給你5000塊錢,你是會購買一臺最高端的四核心Android旗艦手機,還是買一臺i7的電腦?我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在發生轉變——手機已經超越了之前“手(持)機(器)”的定義,開始向桌面邁進。
如果說證據還不充分的話,看看剛剛在斗牛城結束的MWC大展吧。你可能認為四核是重點、國產廠商的高調是重點、Windows 8是重點(好吧,的確是重點...),但最重要的信號是,以Android為首的手機系統向以Windows為首的桌面系統進攻的號角正式打響了。
華碩在大展上正式展示了它的手機、平板、筆電三合一產品PadFone,國外某廠商也展示了利用Android手機和Dock實現的Ubuntu桌面系統和手機的融合,甚至微軟Windows 8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打算將手機、平板和PC的界面甚至開發環境做到一定程度統一....
其實手機和PC融合的概念并不新鮮,那么為什么到了現在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總體來講,是三個層面內容的發展促進了手機跨界去實現和PC的融合:硬件的飛速發展、系統的完善統一、手機和其他設備之間的互連互通。
某種意義上說,硬件的飛速發展是手機和PC融合發生的先決條件,如果手機目前的硬件水平依然停留在雙核以下,恐怕和PC融合、甚至一定程度上替代PC進行工作是絕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單核的手機也只能做到“各掃門前雪”了。
手機芯片的快速發展是手機和PC融合實現的先決條件(圖片來自網絡)
空說無憑,我們還是舉一些簡單易理解的例子吧。在去年的MWC上,我們第一次見到了摩托羅拉的WEBTOP概念(通過將Atrix手機插入擴展Dock,從而實現以筆記本形態使用桌面Firebox界面的目的)。不要忘了,去年MWC的關鍵詞正是“雙核”。沒有雙核作為硬件在底層去進行推動,再好的概念也無法真正發揮作用。
WEBTOP的基礎也是雙核Tegra 2處理器的強大性能(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的又一個PC和手機融合的好例子是什么呢?沒錯,華碩PadFone。一定程度上,華碩PadFone要比摩托羅拉的WEBTOP概念更為實用(因為加入了平板的融合,Android4.0推動下的桌面系統也要比Firefox好用一些)。但在這樣出色的融合概念背后,同樣是更強勁的硬件在推動——雖然PadFone并非四核手機,但高通驍龍Snapdragon S4 MSM8960一樣性能剽悍,因此才能幫助華碩PadFone這樣的概念實現。
高通驍龍Snapdragon S4 MSM8960為首的芯片是這一切實現的硬件條件(圖片來自網絡)
Android2.3之前,手機和平板/桌面是分離的(圖片來自網絡)
但Android4.0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谷歌成功將平板和手機的系統在ICS中實現了大一統,這樣Android4.0手機就有了除硬件之外的、實現和PC融合的另外一個基礎。
Android4.0實現了平板/桌面系統和手機的融合(圖片來自網絡)
再次將華碩PadFone作為例子:手機系統的Android4.0在變身后的平板電腦和筆記本中都很完美的適配,這樣能夠讓系統發揮最大作用,省去了系統分離安裝、平行設置的煩惱。
組合后的平板上,Android4.0系統完美融合
依賴于手機和平板配件/鍵盤底座之間的互聯互通,一部搭載高通驍龍Snapdragon S4芯片組的手機可以瞬間將適合桌面化的系統帶到我們面前,幫我們移動辦公;借助于黑莓手機和汽車上QNX系統(類似Playbook)的協作,我們可以以最直觀的方式去操控汽車;有了一個優秀的無線環境和諸多的依托終端,我們也能實現一個手機為中心的家庭無線局域網環境,做到各種遠程控制電腦、電視、空調等家電...手機概念擴大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你關注過CES和MWC,一定會對這種趨勢感到非常震撼。
汽車上的QNX微內核系統和黑莓9900的協作
應用的另一種:未來可能形成以手機為中心家庭無線環境
手機經歷了多媒體播放器、電子書、游戲機等小型手持終端設備的融合之后,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融合平板、個人電腦、大型家電、汽車系統等的時代,或者有一天,手機替代掉個人電腦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譚,有人可能會懷疑這種可能性,但是就私密性上來說,手機毫無疑問要遠遠高于個人電腦,手機的不可替代性也要遠遠大于個人電腦...你可以想象一下這種“手機充當一切核心”的美好未來了...
而上面這一切的一切的發生,大部分還只是依托于Android4.0,到了Windows 8/Windows Phone發展到了成熟的境地,這種融合和互連互通勢必還要加深進行下去,也許在明年,或者是后年,一堆Metro方塊界面的手持終端和電腦將會像今天的華碩PadFone等概念一樣再一次占據我們的視線,看吧,手機的跨界之路才剛剛開始。
華碩Padfone |
華碩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