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時代,手機上不為人知的隱私越來越多。但許多人往往并沒有意識到個人隱私受到威脅。事實上,Android平臺的開放性讓隱私完全不設防,當手機艷照門、竊聽門主角越來越多,許多網友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就是天天揣著個"間諜"在身上啊。到底手機隱私泄漏有哪些渠道和方式?
手機病毒竊取隱私是其一。據權威機構調查顯示:在Android系統平臺,目前有超過23%的手機病毒具有隱私竊取行為;木馬可以通過篡改正常軟件,固件植入,非法獲取高權限等多種手段入侵手機;許多手機病毒可以通過偽裝成通訊錄備份軟件或者拍照程序,讀取聯系人列表、通話記錄、短信信息等內容,造成用戶隱私泄露。
手機隱私不慎被他人查看是其二。手機里面的手機圖片、視頻、短信、聯系人信息,通話記錄以及一些帶有隱私信息的應用對于手機用戶而言,無疑是一塊心病。一旦手機被他人有意無意查看把玩,在這個智能觸屏時代,稍一不慎隱私泄漏事故就一觸即發。
惡意軟件非法獲取隱私權限是其三。手機應用市場海量的應用往往意味著隱私泄漏的可能性越大。因為惡意軟件常通過篡改權限來竊取隱私。稍加留意你會知道,許多應用程序會跟你要權限。當然并非所有的權限都不合理,但是如果一個正常軟件超出自己功能范圍權限,如一個手機游戲軟件,如果出現了聯網、發短信、安裝應用等不相關的敏感權限,用戶即可警惕,隱私或將出現泄漏危機。
手機丟失隱私被他們曝光或利用是其四。手機丟失,意味這手機通訊錄、短信、私人照片甚至網銀賬號等均將被他人查看,相對于手機的價錢,隱私的價值可能分量更重。
但并非手機隱私泄漏就沒有了防范之策。截至目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創以“隱私保護”為主導功能的騰訊手機管家在“隱私保護”模塊上,通過文件保險箱、軟件鎖、私密空間、隱私監控四大隱私保護功能點,實現了對手機隱私泄漏盲點的全面覆蓋保護。
比如文件保險箱可以對相片、視頻加密;軟件鎖可以通過設置密碼鎖定手機軟件;私密空間可對私密聯系人的信息與通訊加密。而隱私監控可以通過禁止惡意軟件的權限調用而達到保護隱私的目的。更為給力的是,在手機防盜模塊,其中的數據刪除與遠程鎖屏可以在手機丟失之后,追回之前,第一時間保護手機隱私不被他人泄漏與曝光。
智能機大行其道的時代,手機隱私不注重防護,手機就變身成了間諜。安裝一款給力的手機安全軟件,當為明智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