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3日消息,一部成品iPhone在到達用戶手中前,各種零部件要經過漫長的“旅行”,加在一起,它們行程幾乎相當于往返月球一次。以iPhone 6s正面的Touch ID按鍵為例,僅它的行程就長達1.2萬英里。藍寶石玻璃(源自長沙市)需要與一個金屬環(來自550英里外的江蘇省)結合在一起,然后被運輸到中國臺灣地區高雄的一家半導體工廠(又是1000英里)。
從歐洲采購的零部件運輸到日本進行加工、處理,最終運輸到富士康位于中國的工廠進行組裝,iPhone的行程會因此增長。Touch ID還只是iPhone中一個不起眼的小零部件。
《連線》援引愛德華·休姆斯(Edward Humes)一本書的內容,說明電子產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中前經歷的“漫漫旅程”。更加有趣的是,智能手機、電視機、筆記本和智能冰箱等產品“長途跋涉”的原因,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還有制造iPhone元器件所需要的稀土材料。另外,上述Touch ID的行程沒有涉及原材料、包裝的運輸,以及加工它們所需要的水、能源的輸送,甚至每家工廠員工的遷移。
休姆斯寫道,“各種原材料的運輸距離之和相當于從地球到月球的24萬英里,再加上返程的大部分或全部,最后才能成為用戶手中的iPhone。”
蘋果iPhone6s |
蘋果手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