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持假居民身份證登機逃離、開辦銀行賬戶是一些犯罪嫌疑人常用的手段,而現在,靠用假身份證行騙估計行不通了。
持假居民身份證登機逃離、開辦銀行賬戶是一些犯罪嫌疑人常用的手段,而現在,靠用假身份證行騙估計行不通了。事實上,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但凡涉及雙方交易的,比如出租房屋、購房、購車等經濟活動中都會用到身份證。但在假證和騙局頻頻出現的時候,人們不禁要驗證身份證的真偽。而普通人的肉眼往往缺乏鑒別能力。
近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推出新的便民措施:全國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廣東地區“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務”業務正式開通,主要用于核查真假身份證件和真假身份信息。核查系統提供三種查詢方式,一是手機短信:輸入被核查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移動用戶發送到10695110,核查結果將以短信方式返回。當核查結果為“一致”且信息庫中存有被核查人照片時,可登錄互聯網站sms.id5.cn查看照片;二是手機上網:wap.nciic.com.cn,通過手機WAP頁面核查;三是互聯網:登錄www.nciic.com.cn,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據悉,這是全國首個開通“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務”的省份,目前“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已經入庫全國75個城市的約3.8億人口信息數據,預計到2006年全國人口數據將全部入庫。
“移動用戶發送***到***,聯通用戶發送***到***”這種在電臺娛樂頻道、網站上常常見到的方便快捷的方式應用到身份證的真假鑒定中,確實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不過,一個小小的遺憾是,在“全國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官方網站首頁的公告欄,筆者在顯著位置的廣告欄也只看到醒目的發送方法,在業務介紹欄目也只看到詳細的核查演示、核查方式等內容,唯獨沒有介紹收費多少。最終,終于找到了收費標準這一項,“經發改委批準,每次費用5元”。
有在SP工作的朋友告訴記者,運營商要求SP在介紹短信服務的廣告中,要介紹收費標準等相關信息,只介紹使用方法則違反了相關規定。政府在提供服務時收取適當的費用并說明收費標準不應被忽視,否則,可能好心沒辦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