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電話聯系了松下(中國)公司,松下稱此次是手機產品的海外戰略性調整,將集中力量投入到3G的研發和生產。中國的市場短期不受影響,北京的工廠將逐步停產GSM手機,轉向3G產品。國內的GSM手機銷售工作仍將照常進行。
早在2000年,松下憑借首款和弦鈴聲GD90、GD92的產品在中國市場擁有大批的擁護者;2002年松下GD88是中國推出首批的彩信手機,上市近五千元的價格也在市場銷售極為火爆;2003年、2004年松下手機對跟不上中國市場節奏,二年時間僅有17款產品上市,而同期諾基亞有48款產品上市,韓系的三星也有三十幾款產品上市,松下手機產品訂價也頗高,國內市場占有率逐漸減少;2005年7月25日,松下手機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召開大型發布會,發布其超薄的1600萬色彩屏手機VS、MX系列。上市后,由于產品功能大多雷同、外觀缺乏創新,市場反應平淡。
![]() |
4個半月前松下VS系列發布會也曾躊躇滿志 |
不能適應中國市場節奏
早在松下之前,日系手機中的東芝率先退出中國市場,三菱、NEC、京瓷等日系手機廠商市場反應平平,其中三菱手機在今年4月宣布退出歐洲市場,雖然沒有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但也半年的時間沒有新品推出,京瓷的手機產品更多依賴于運營商的定制,而在零售市場上也難覓蹤影。NEC手機在市場上宣傳攻勢最強,新品也不斷,但缺乏真正有影響力的產品,也處于虧損階段。
本土化水土不服
一方面擁有較強技術研發實力的日系手機廠商因何在中國市場全面潰敗,而另一方面像夏普 V902、V903這樣的水貨手機產品在中國市場全面熱銷,其中原因何在?
筆者也現場體驗過日本本土的手機終端產品,像NEC的N701SH這樣的產品令人愛不釋手。據日系廠商一位工作多年的人士介紹,日本廠商不肯將高端的技術放在中國本土生產,而在本土使用的是3G網絡并且日本本土生產成本過高,并不適宜拿到中國來銷售。
苦撐2.5G 等待3G
目前在中國市場,日系手機市場占有率第一的NEC也在苦撐著2.5G,等待3G牌照發放。“如果明年上半年3G牌照不能發放,NEC也有可能退出。”NEC的一位資深人士透露說。NEC通訊(中國)在2005年在虧損,并且近來高層人士變動也較大。
![]() |
超薄加高彩屏 可惜市場反應平平 |
2G、2.5G主導的通信市場,主要有歐洲/中國為代表的GSM(全球移 動通信系統)、以北美為代表的NADC(數字蜂窩系統)以及日本PDC(個人數字蜂窩系統)3大陣營,彼此之間互不兼容。制式壁壘成功攔截歐美手機廠商的同時,日本人也為自己設置了一道堅固難以逾越的屏障。
而在3G時代,更多的數據通訊功能被應用進來,視頻通話將全面普及。日系廠商在更炫麗的液晶屏、CMOS和CCD的攝像頭技術、128和弦手機處理器、 1.2cm語音識別手機芯片等專利技術,并且在日本本土,日系手機在3G(WCDMA)商用市場擁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即使在2.5G市場上巨虧,也苦撐著等待3G牌照的發放。
“日系手機,目前在中國市場確實是苦戰。”電話里,NEC這位資深人士話里透著苦澀。
虧損是松下退出主要原因 洗牌仍在繼續
外戰略性調整,劍指3G。松下(中國)公司的種種說辭無非是為淡出GSM手機市場找些托辭,任何公司都是以贏利為天職的,在GSM手機市場的巨虧是他們淡出GSM手機市場的真正原因。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還依賴著日本本土的市場是極為不明智的,雖然一些日系企業高薪挖來了中國本土化的管理人才,但真正的決策權還在于日本國內,海外反應遲緩。市場的洗牌,還在不斷的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