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如果要你聯系一個外地的朋友,還會想到給他寫信嗎?或許有的人會打電話,但是多數人采用的還是可以隨時聯系的短信息!而這個不起眼的小功能,也著實的讓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以及現在的中國網通(小靈通)發了一把!
而短信息的所有功能中,除了文本、圖片、網絡標志的發送以外,你是否使用了這個功能呢?——信息報告!你要聯系的人是否收到你發的短信,她會給你最快的最直接的報告,讓我們來一起徹底了解一下吧。
從發送方發送出來的信息(純文本)被儲存在短信息中心(SMS),然后再轉發到目的用戶終端。這就意味著即使接收方終端由于關機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即時接收信息的時候,系統仍然可以保存信息并在稍后適當的時候重新發送,這就是短信息的整個傳遞過程。因為短信息可以儲存在系統中,所以什么時候看到短信息,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因此SMS就提供了一個讓你能夠“明明白白”的功能——信息報告。
當你的信息發到SMS后,SMS如果沒有直接給你發給用戶終端,會先回復你一條報告——發送暫緩。然后直到成功發送到用戶終端后,就會出現——發送成功的報告。這是一般的過程,但是現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小靈通)的短信互通之后,就存在一定的信息報告不準確的情況,我們來區分一下:
1.聯通→聯通、移動→移動、小靈通→小靈通:信息報告準確,可以收到兩個階段的報告:發送暫緩→發送成功。其中GSM與CDMA用戶之間也可以收到信息報告,但是手機要支持該功能。
2.聯通←→移動、移動←→小靈通、聯通←→小靈通:以聯通→移動為例:信息報告比較準確,由于移動的SMS會將成功的報告反回聯通的SMS,而不會返回“發送暫緩”的報告,所以只有當移動終端收到信息后才可以收到成功的報告,但報告還是兩個階段:發送暫緩(從聯通SMS→移動SMS并不斷嘗試發送給移動終端)→發送成功(移動終端收到→移動SMS→聯通SMS→成功報告)。
那為什么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呢?是因為在短信息跨網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設備不正確識別的問題,因此就會出現某些時候雖然對方沒有收到短信息,但是卻收到發送成功的報告,而這樣的問題最容易出現在跨網跨地區的短信息發送。
有的朋友問,為什么有的時候會不斷的收到信息報告信息呢?而關閉了信息報告,仍然不斷收到呢?因為之前的信息已經發送到SMS,而SMS也執行了發送指令,此信息會在SMS保存,并不斷嘗試發給對方終端,最長將會反饋3天。
只要我們了解了信息報告的流程,就可以合理的利用這一功能,方便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