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測試是不會說風格的,但是說 651 就不能不說它的外觀。(畢竟是得了設計大獎的)在 651 的外觀設計上,可以說是翻蓋手機的另一個里程碑。如果說 V3 的外觀設計體現未來工業文明,給人一種“外太空”之感。那么 651 就充分體人類幾千年發展的結晶,尤其是在藝術上。 651 正是以這種文化藝術作為底蘊。當我們說某某手機的樣式(注意,我說的是樣式)好看。那么當我們面對 651 時,就不能不說它的品味。這種風格是需要我們去“觀”與“悟”的。這一次,法國人擺脫了自己才能“看得懂”的設計風格。 651 的法蘭西風格不再是法國的,而是世界的。(當我看到 651 那富有個性和品味的彩殼時,這種感覺就更為強烈,不得不感嘆一句,這才叫彩殼).手機從一塊“磚頭”到 “ 樣式 ”, 再到把藝術的元素溶入其設計中 , 是其發展的必然道路 . 如果說 V3 給國人在手機設計方面上了一課 , 我們還可以借口沒有未來工業文明的 ” 感覺 ” .那么 , 擁有 5000 年文明的,擁有深厚文化藝術底蘊的中國人,在什么時候,自己才能設計出中國風格的手機.我們不能再"跟風"了啊!
二.鍵盤
本人一向對翻蓋機的鍵盤輸入速度有頗多的抱怨。這首先來自翻蓋機自生在握感上的不好,我個人認為翻蓋機的握感不如直板機。但是 OT-651 的鍵盤的確做得很"經典",它的 沿用了 OT757 的“階梯式”或叫“魚鱗式”按鍵。并做得到長足發展。不象 757 那樣松。上手的手感非常舒適。不論 4 向按鍵,還是 OK 鍵的面積也夠承受大母指按下時的著力面積。不容易造成誤按鍵.其手感舒適, 輸入時,節奏感強。可以說是在眾多翻蓋機的鍵盤中,做得最好的之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把"C"鍵做到了最上方.對于"小手妹妹"來說確有鞭長莫及之嘆!
三. 外觀做工
那么在外觀做工上.這次,國產的還做得不錯。相對于 756 , 757 , 556 , 557 來說有一定的進步。開臺向"精耕細作"方面發展.
四. 人性化與個性
AK的人性化與個性一向被使用者稱道.在 651 上也有體現 , 一是耳機 , 電源接口的保護膠 . 二是外屏 ,651 的外屏并沒用彩屏 , 而用的 ” 單行 + 圖標 ” 的單色顯示,體現了"夠用就行"的設計理念.斜放于外屏上 , 充分顯示其個性.其顯示效果的立體感很強,賞心悅目.
五.功能 .
說實在的,我真不知道 AK 是怎么想的,這么好的一款設計,為什么就不能用 TFT , 26 萬色的彩屏呢?一個 CSTN , 6 萬 5 的讓其大大失色。落在拍照和攝影上 . 其效果確實不敢恭維.甚至于不如 556. 和 557 的效果.不過有一點值得表揚 ,651 的焦距分得更細.拍照20級,攝影15級.可以給使用者更靈活的調節焦距.攝影分為長片30秒,短片15秒(用于MMS).可在有聲和無聲之間轉換.在視角上,從右邊和下面看。其視角比左和上方看要大。
音質上,我們知道 556 , 557 是用的“雅嗎哈”的解碼蕊片。而 757 , 756 是用的 HI-FI 蕊片。但 651 我目前還不知道用的什么蕊片。不過就耳聽,在感覺上就不如 OT556 , 557 ,那樣有穿透力,尤其是和 756 。 757 比。不過在音量上還是很大的。但是當收折起處于待機時,鈴聲較小.不如外置音響的聲音大.
在快捷鍵上,保留了以往的功能:
*#0044# 再按 " 撥號 " 鍵切換英文. *#0852#, 再按 " 撥號 " 鍵切換繁體中文切換回來就輸入 "*#0086#" 按 " 撥號 " 鍵.
長按*鍵即可鎖鍵盤,自動鎖定時間為不解動按鍵的情況下 5 分鐘左右上鎖;長按#鍵再按 OK 鍵或連續按數字鍵 1 、 5 、 9 解除鎖定。
###232# ,通話記錄的功能鍵,它顯示了你撥打出去的電話的總時長.
###476# ,手機自帶的內存整理工具.
*#06# 看手機串號
###337*201# 重新啟動手機,改善手機信號接收狀況。等等.
六. BUG
就掉電話本而言,我在電量低的情況下(大約還30%)輸入號碼.以及輸入號碼后不關機就取下電池.都沒發現掉電話本.看來OT651有所進步.但取下電池后,時間不準的問題還是存在.
就掉電話本而言,我在電量低的情況下(大約還30%)輸入號碼.以及輸入號碼后不關機就取下電池.都沒發現掉電話本.看來OT651有所進步.但取下電池后,時間不準的問題還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