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手機廠商慣用的“伎倆”,美其名曰:細分市場。通常是在熱銷機型的基礎上,換一個殼,起一個新名號就又可以買一個好價錢。一般來說,大熱機型的升級之作都會乘勝追擊,在市場上有好表現,不過也有很多“換殼”機型在市場上遭遇“滑鐵盧”的例子。


新瓶裝舊酒,烏龜換馬甲,許多手機廠商在網上就因為這一點給
網友嘲諷,事實上,市面上的換殼機型實在太多,也難一一細數
不推薦購買之最失敗手機特征罪七:第一個吃螃蟹的機型
手機廠商往往會推出一些帶有富有技術色彩的手機,這些機型相近與同期機型往往極其先進,擁有超強的參數、不凡的外形,成功了絕對是一部名機,但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為什么?新技術還不成熟不穩定、應用該種技術的條件還不成熟、消費者不適應這種新技術,而且一般這種機型的價格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

第一個吃螃蟹的機型,先行者往往是悲劇收場,不過,給人留下
值得回味的記憶。現在看來,某名廠商不發售一款機型有其道理
這些機型往往是手機發燒友獵奇的對象,不過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還是選購一部性能平穩的機型最為實際,沒有必要去冒新技術不穩定帶來的風險,同時也能剩下一筆不菲的銀子。
總結:
可能上述的觀點,作者難免有偏激之處,但是目前部分手機產品功能配備不夠人性化,常常是顧此失彼,功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要求。當然上述七宗罪是眾多“雞肋”產品的不煮冰山一角,目前決大多數產品都存在種種不足。所以希望廣大手機廠商日后可以多為消費者著想,從實際出發,設計出更加貼心消費者生活,更加人性化的產品,不要一味追求炫目,故弄玄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