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我擁有了K750之后,所謂的WALKMAN手機W800之間實在是沒什么太多新鮮感可言了。不僅不新鮮,其他也乏善可陳。首先是外觀,并不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或者說商務工作性質的關系,個人覺得還是K750的工業造型和色彩搭配更好一些。W800的屏幕周圍是一些打孔樣的淺色邊框,看上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怪的感覺。實在要讓偶形容一下,那就兩個字——廉價。
就是W800感覺色彩搭配的并不那么的和諧,而且好不容易索愛或者說是SONY——需要這樣的一款產品向蘋果的iPOD發動挑戰的話,那么W800的工業造型和顏色等的匹配我覺得還是差了一點點。白色的鍵盤和面板耐不耐臟的不說,為什么要挑戰iPOD就一定要和她做成一個顏色的風格呢?還有一款也號稱要挑戰iPOD的X8什么的也是這種純白鍵盤。真是無奈,難道挑戰就意味著模仿?W800的單個的數字鍵盤的尺寸都比K750的小了一圈,不會再出現數字“2”只有一半的情況:),盡管手感還是一樣的,但按起來總覺得沒有K750的舒服。要知道,會去購買這種極力強調音樂和個性化的WALKMAN手機的消費者也應該是短信量非常巨大的那一類人群,不知道時間一長他們會不會抱怨短信輸入的別扭。
面板上最令我不能容忍的是她的功能鍵,金屬的?至少是金屬質感的。但怎么看怎么和整體的機器的氣質不那么相符,整潔規律的白色為主色調的機身正面上突然冒出看上去有一點點粗糙而單薄的金屬功能鍵,實在是很突兀,不協調。功能鍵的手感還算可以,而且其面積也明顯相比K750的要大,也許這就是這款手機的娛樂和功能性定位所導致的結果吧。想法也許是好的,但實現起來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工業美感呢?
機身背后讓人失望以極。那些圓型的攝像區域,還有鏡頭蓋開合的能把大拇指胳出印兒來的粗糙開關——又回到K700,S600的老路上來?還是要刻意地與K750保持距離,加以嚴格的區分?我個人覺得真的沒這個必要。區分是必要的,應該在前面板的設計上有更加明確鮮明的區分,而在K750上初次采用得到絕大部分消費者驚艷的認可的如SONY T1等消費DC的攝像頭的造型開關設計是絕對應該保留的。
由于攝像功能區域變成了以往的環形而不是繼承K750的方形,那么后置的外放喇叭形狀自然要受到很大的影響,變成了那個環中的一段,好在外放的效果還是和以前一樣的。但至少看上去就沒有K750那么的發燒——要知道,一款號稱WALKMAN的音樂手機沒有這種燒包的外觀是一件多么讓人失望的事情啊。
W800的功能么就不多說了,其實和K750沒有什么分別。也許許多人看來就是一個機器一樣。無非是強化了WALKMAN音樂手機的音樂功能,有了飛行模式,可以關機聽歌和拍攝,這倒是比較人性化;再就是中間的快捷切換鍵直接定義為音樂播放鍵,功能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實在不能理解的是這個主控制面板上變成這種音樂的符號,那么機器左上角的“PLAY/POUSE”鍵還能用來干什么呢?難道它們之間的區別只在于是不是需要插上耳機的區別嗎?莫名其妙。目前已經可以把K750刷成W800了,那個時候索愛一再強調的W800和K750的功能性的區分還有什么價值呢?聽了里面的內置音樂,和K750沒有什么區別,估計機器里面的芯片什么的甚至耳機的構成都是完全一樣的吧,從成本的角度考慮也應該是這樣的。所以,如果沒有了旗幟鮮明的外觀的巨大創新,消費者怎么能區分的開呢?
W800也不能說一無是處,她的橙色機身帶來了鮮活的動感的色彩,五維的控制桿的中間一個醒目的橙色的小點很出彩,這種白色和橙色的混用看到真機的時候還是覺得缺了一點什么,可能還是中間的那些金屬的功能鍵起到的負作用吧。另外,不知道有沒有人用過松下的一款很精致的MP3:SV-MP510V,它的其中一款最主流和好銷售的MP3就是一種橙色和白/銀色的混合設計,其最典型的設計就是金屬和PVC橡膠二位一體的混合色彩和結構的整合設計,當年我給MM買了一個。其功能實在一般,價格也比其他的外國品牌貴200-300元,但MM和我的確是第一眼就看上了她,就是因為這種橙色和銀色,金屬與PVC材質,V3一樣的超薄金屬按鍵的完美組合和簡潔設計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所以毫不猶豫地掏了銀子。要知道,松下這款機器還沒上市就已獲得Good Design Award 2004年設計金獎,而且被列為6個年度特別大獎候選之一。(同樣獲得金獎的還有ipod MINI~!但是并未入選特別大獎!)所以我第一眼看到W800的圖片的時候首先就想到了那款松下的MP3。可惜的是,索愛的工業設計還是沒有達到那樣的一個高度。不要怪我要求過高,對于索愛的鐵桿支持者,我們應該也能夠影響到索愛的設計和決策。——既然是要挑戰iPOD,沒有第一流的設計師和能夠直接沖擊全球設計大獎的最出位的設計和創新,怎么才能實現這一光輝偉大的目標呢??!!
MOTO又出了一個新的所謂的手機ipod——E790?內置了iTUNES軟件,但那個造型設計難看到家——其實不難理解:蘋果很清醒地意識到所謂音樂手機將對iPOD造成巨大的沖擊,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而其他的那些亂七八糟形形色色的MP3455678什么的根本就不是對手罷了。所以他向MOTO開放iTUNES,又不能為自己豎立直接競爭對手,于是才會選擇那么難看的E790。M記的人估計又要砸我了,呵呵。來吧,誰讓你們長得那么難看:)大家從中不難體會我所說的含義。
總而言之,我總的感覺是對這款W800有一種失望的情緒,也許是我對它的期望太高了罷。但我總覺得還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因為有太多人可以做到更好,而輪到索愛就不應該這樣。而刻意地去區分W800,K750這兩個其實只是軟件不同的同胞兄弟的不同市場定位和客戶群,索愛顯得太小氣,太局促,不認真,不旗幟鮮明,更談不上偏執了。索愛,或者說SONY在W800上體現為——想贏(開拓并占領音樂手機的市場)怕輸(降低成本不肯開新模、工業造型設計沒有投入、怕影響K750的高端攝像手機定位。。。),但最終可能會顧此失彼,而喪失搶占音樂手機這一遠遠超越了傳統手機的市場范疇的巨大空間的先機!——要知道,這個市場可不是曾經的幾千萬的單一手機的用戶市場,而是能蠶食甚至吞并數以百億計的MP3、硬盤播放等的隨身音樂終端的大好機會。出井下臺了又能怎么樣,SONY還是以前那個固步自封傲慢遲緩的SONY,新上的總裁可能還沒我們這些貧窮地探索著的機迷們更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