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在18-23歲這一年齡段已經有越來越多象阿力這樣的年輕人,喜歡登陸移動互聯網,而不是因特網。而其中,更以免費的WAP門戶更受青睞。
當前,在一移動互聯網的內容建設上,有兩種不同的模式:運營商自建門戶及獨立于SP模式之外的免費WAP門戶。而當移動夢網、Uni旗下的SP越來越感覺“時事艱難”之際,免費WAP門戶們的“點擊率”卻突飛猛進。“我們感覺今天的免費WAP門戶非常像6年前的互聯網,潛力很大。”邦邦網CEO黃志敏表示,而邦邦網就是這一“免費門戶”的典型代表。
收費?免費?運營商的困惑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運營商的主導和推動,完善了無線互聯網的產業價值鏈。一段時間來,無線互聯網作為一個潛力巨大的產業得到海外資本市場的認可,市場一夜間涌現出了幾千家SP。但問題也隨之出現,不規范的SP運作,不成熟的運營商管理規范,都使這一市場幾乎在一夜之間輝煌不在。
如果說運營商自建門戶下的SP們是被運營商“抱大”的話,那么今天運營商們顯然在思考如何轉變這一模式了,中移動的分層制度的維新也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出爐的。而同時,移動運營商們也正密切關注免費WAP的運作模式。“我們就是給用戶提供一個平臺,用戶在此之上瀏覽新聞、下載圖片鈴聲、聊天等,都是免費的,而運營商只需要收取流量費即可,無須承擔管理、分成等方方面面問題。這對用戶和運營商來說是雙贏。”黃志敏顯然十分推崇這一模式。
事實上,在一些地方運營商眼中,這一免費門戶顯然是粘合手機包月上網用戶的最好辦法。黃志敏給記者講了一個笑話,有一次,某地運營商負責人打電話過來責問邦邦網為何私自給用戶發WAP PUSH廣告,黃表示不知情。經過了解雙方才清楚,原來是運營商的一位業務人員為吸引用戶竟直接就“越俎代庖”推廣邦邦網了。
但運營商高層顯然還有猶豫,免費的WAP門戶會勢必將沖擊現有夢網SP的收入模式,但它又確實會為運營商帶來可觀的流量收入,“我們認為收費和免費將是長期并存的兩種模式,不會相互取代”黃志敏表示。
克隆互聯網
有專家指出,互聯網經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只有當用戶發展到一定規模,才能產生一種聚合效應,才能有聯網游戲與互動社區。而在移動互聯領域,同樣遵循這樣一個規律:誰圈的地多,誰就有可能成為贏家。
黃志敏認為,類似邦邦這樣的WAP站點,是在“移動夢網”外開辟的空間。因為運營商有運營商的渠道,網站有網站的渠道。至于究竟選擇何種渠道,是由用戶自己來決定,“不可能全國人民只上一個網”。
“這一情況就非常類似于有線互聯。在互聯網早期,最早的網站是中國電信建立的各地信息港,培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但今天中國互聯網的繁榮局面卻是商業網站提供內容和運營商提供接入的合作成果。因此,移動夢網是培養用戶使用WAP的捷徑。而一旦用戶形成了使用習慣,就必然需要多方面的內容,需要由多個內容提供商提供產品。”黃志敏表示。事實上,從產品的設計上來看, 免費WAP門戶提供的業務有一部分同“互聯網”時代十分相近,新聞—聊天—社區—游戲—博客,這一發展軌跡完全可以復制到因特網上去。
自1998年搜狐門戶出現之后,封閉的贏海威時代就一去不復返。如今,移動夢網們的競爭者們也出現了。
動詞SP
但由于對用戶免費,邦邦網們的贏利模式就很值得研究。無論黃志敏承認與否,在引入有線互聯網優勢的同時,“前期需要大量輸血”的冒險模式同樣被引入到移動互聯網。但黃志敏認為,免費WAP門戶是著眼于未來,而且他同時指出,移動互聯網畢竟不能完全等同于有線互聯網。
“移動性有它的特點。”黃志敏認為。“我們業務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滿足用戶需求,不可能完全照搬有線互聯網的業務。”
事實上,同PC比較起來手機要更私人化和個性化,而在如今的崇尚“秀”自己的社會文化體系下,年輕人顯然對手機要更鐘情。“手機下的業務,就是為讓用戶移動到任何位置,都可以自由操縱。”黃志敏表示,“另外,與現今用戶經常接受普天蓋地的被動信息不同,通過手機用戶可以更主動的支配時間,充分利用零碎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以廣告為例,手機廣告與傳統廣告相比,定向性更強。據記者了解的情況,一般說來,一名用戶通過手機登陸WAP門戶,SP基本就可以了解該用戶的手機信息及消費習慣,相應的會播放更適合他的手機廣告。
可見,更靈活、提供更符合移動性的業務顯然是邦邦網們統一的特點,而對這些“動詞SP”來說,未來的前景依然無法預判。“今年我們仍以拓展用戶為主,而明年我們將會考慮如何將用戶轉化為收入的問題了。”黃志敏說出一個共同的未來計劃。
個案解析:邦邦網的成長宣言 我們的對手是盛大、騰訊
在國內眾多的WAP門戶中,邦邦網是一個典型。它的創建者兼CEO黃志敏有著襲承互聯網的獨特氣質。黃1996年便進入互聯網行業,1999年作為網易創業者之一,先后主管銷售、市場和網站,監制網易門戶,并成功建立和推廣中國最大的虛擬社區--網易虛擬社區;第二年,黃成為3721公司的創始人,任副總裁。
從某種程度上說,“互聯網”上綿延不斷的發展模式,黃志敏都經歷了。如今,他執著的認為,手機上網--“移動互聯網”應該更具發展前景。
從黃志敏為邦邦網設計的產品定位來看,黃志敏已經自覺不自覺的將當年“互聯網”的成功模式引入手機平臺:門戶、IM(即時通訊)、網絡游戲,這些紅及一時的產品出現在手機上的時,讓人即熟悉,又陌生。“我們有很好的前輩可以學習。”黃志敏笑著說。
同其他WAP門戶一樣,黃志敏也認為自己在做的是為未來拼搏的事業,但略有不同的,黃不認為目前與邦邦同質競爭的對手是真正的對手,“我一直認為我們未來的對手就是盛大、網易、騰訊這些已經在網絡傳播層面走在前列的企業,誰能做到最后,誰就能挖到金礦。”
作為一家成立還不到三年的企業,邦邦網能在當前存在太多變數的SP市場中勝出么?“我們更專注。”黃志敏看著記者的眼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