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帶有Web2.0特征的服務已經越來越多的進入網民的視野:RSS、SNS、Tag、Blog、P2P……這些一度只在專業人士的小圈子里熱議的概念已經成為眾多網絡用戶樂此不疲的現實應用。
從互聯網行業和商業應用的視角,Web2.0的商業前景被普遍看好,國內外的互聯網企業也正在積極研究Web2.0與商業的最佳結合點。比如,韓國著名的社區網站——賽我網www.cyworld.com.cn)就已經開辟了一條較為成功的商業模式,并已開始在中國互聯網實踐。在國內,博客網站、SNS交友、商務社交等各種模式也在積極探索著。
那么,對于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的中國互聯網來說,生機蓬勃的Web2.0又將對傳統互聯網產生什么樣的沖擊呢?
Web2.0:個人媒體時代
2001年“9·11”事件、2005年“7·21倫敦地鐵爆炸案”等重大事件中,起源于西方的個人博客均超越了眾多傳統公眾媒體,第一時間將事件迅速傳遞到世界各地。著名互聯網評論家方興東因此寫道:“博客世界的顛覆性力量正在崛起!”而在更強調身邊的生活和情感溝通的東方社會,賽我網迷你小窩也以生活化的溝通使得普通個體成為交流的主角和關注的中心。年初韓國軍營自殺事件主角的迷你小窩一周之內獲得了30萬的訪問量。在風靡韓國的“Cy現象”中,一個普通韓國年輕人每天的社交生活被描述成為上網登陸自己的賽我迷你小窩,上傳自己的心情日志和生活照片,在個人論壇和留言板回復信息,去朋友的迷你小窩留言,到朋友的知己網絡里面認識新的朋友。
這是Web2.0時代個人之間信息傳遞的典型模式。無論是西方式博客在海量信息和眾多信息渠道中凸現自身作為信息發布主體的作用,還是東方式博客賽我迷你小窩在公眾媒體之外開辟純生活化、情感化個人交往空間和形成個人影響的做法,都蘊含著一個與傳統互聯網基于新聞門戶網絡平臺迥然不同的概念——個人媒體(Personal media)。
個人媒體這一以個體為中心的個人平臺實現了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個人信息中心:個體制造信息、個體發布、個體承受影響并擴散到盡可能多的其他個體。這也正是Web2.0時代與Web1.0時代最大的區別。用戶不再按照傳統互聯網“網絡-人”的模式進行信息交流,不再需要從某一特定的網絡中心獲得信息再傳播給用戶;而是按照“人-人”對話的模式,用戶成為信息制造的中心,擁有更多點對點傳遞信息的渠道。
個人媒體概念的形成對傳統互聯網的挑戰顯而易見,當用戶不再需要完全依賴報紙、電視、廣播等公眾媒體,不再需要固定的登陸新聞門戶和社群BBS,而是更多利用RSS、Tag等手段匯聚信息,通過博客、迷你小窩等表達觀點和展示自己的個性生活的時候,傳統互聯網的信息秩序必然會產生相應的失落和重組。這似乎正印證著業界的擔心:“Web2.0條件下個人媒體的興起是否意味著對傳統互聯網的顛覆和挑戰?”
Web2.0與Web1.0:不是替代,是并存
“Web2.0不是一場革命!”即使在方興東等博客先行者聲音最大的時候,新浪網等傳統互聯網信息門戶卻堅持著類似的觀點。賽我網總裁全胄鎬則更明確的說,“人們在互聯網上很早就有個性表達自己和溝通的欲望,Web1.0滿足了一些需求,Web2.0則滿足更多的需求,未來還會出現Web3.0。Web2.0不是對Web1.0的替換,而是會并存。”
早在2003年前后,韓國就已經經歷了Web2.0討論和發展。在只有4500萬總人口的韓國,目前最大的社區網站賽我網和最大的博客網站月流量均已超過2000萬。與此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門戶網站Damn等也繼續保持著較高的訪問量。
在國內,最具個人媒體特征的博客方興未艾,但新聞門戶仍然是網民獲取信息的更具公信力的主要渠道。
在展示自我和與他人溝通交流的網絡空間方面,與Web2.0理念相關的賽我迷你小窩、SNS交友網絡、個人博客門戶等新興個人平臺承接早期的主頁大巴等個人主頁服務,并且克服了互聯網原生態的個人主頁服務存在技術門檻和需要登陸主頁服務網站才能進入的弊端,通過提供相冊、網絡日志、個性音樂等服務為用戶提供全面展示個性自我的空間,并且通過短的網址、方便的知己和好友連接與互動功能,實現了早期互聯網的個人主頁較難實現的人際關系拓展。但與此同時,更聚焦社群交流與群組討論而相對忽略個體獨立表現的新浪論壇、西陸、西祠等傳統互聯網BBS服務也依然人聲鼎沸。
導致側重社群服務的Web1.0服務和具備個人媒體特征的Web2.0服務并立爭艷的原因正在于互聯網興起之初,就一直同時存在的展示與交流、虛擬與真實的用戶基本需求。而無論是Web1.0、Web2.0甚至是Web3.0,也都會因為對用戶需求的不同層面滿足而長期并存。
Web2.0贏利:模式不是問題
伴隨互聯網誕生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商業盈利問題在Web2.0時代也依然存在。早期互聯網曾經經歷過漫長的模式之爭,而最受矚目的Web2.0特征的應用Blog也依然在重復著這一過程。所幸的是,當用戶需求已經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確立核心地位之后,Web2.0贏利模式的問題也有了更輕松的解決辦法。
在美國,以博客和社會網絡為主的Myspace.com和以分類廣告為主的Craigslist已經憑借風險投資和廣告取得了很大成功。在韓國,賽我模式的成功也已經開辟了Web2.0贏利的典范。2004年賽我網憑借迷你小窩的虛擬物品交易、移動賽我、企業小窩廣告服務獲得了1億5000萬美元的收入。也正因為這種商業的成功和巨大的人氣,賽我模式被稱為“東方式博客”的代表。
而在中國,同樣借鑒韓國互聯網對用戶利用虛擬形象裝飾自己的需求獲利的經驗,QQ秀等為代表的虛擬形象已經成為眾多社區網站看好的收入來源之一,新近改版的博客網也大膽引進博客秀、迷你博客等東方博客特色的服務。與無線結合的移動博客也正成為國內Web2.0網站的期望所在,而據全胄鎬表示,賽我網的移動博客業務目前已經開始公開測試,9月將很快正式推出。可以預期,以“虛擬物品+移動(博客/賽我)+廣告”為特色的賽我模式也將在國內Web2.0的博客和SNS網站的商業運營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方興東就打算,一年以后,在博客網這三塊業務的收入能三分天下。
與此同時,C2C電子商務、商務交際等眾多的Web2.0網站也紛紛制定了現實的盈利模式,并穩步走向成功之中。“所以,web2.0的贏利不是問題,可以有無數的模式。既然針對用戶的不同需求可以有Web2.0的不同服務模式,也必然會有不同的商業成功模式。”賽我網總裁全胄鎬如是說。
正如Web2.0是個人媒體對社會群組服務的補充,也許可以說,更精準的針對網民個體需求的Web2.0服務只是在更好滿足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的同時,提供了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和商業前景。人類的展示與溝通等基本社會需求無論在哪一個社會階段都會存在,Web2.0的服務也必然與Web1.0的服務一起,共同為網民需求的更大滿足提供契機。真正的革命,也許將來源于用戶需求的升級和巨大改變,而非Web1.0、Web2.0或者web3.0的迭進補充!
關于賽我網
Cyworld 1999年成立于韓國,是韓國最大的Blog服務平臺和最大的網絡交流社區,其注冊用戶已達到韓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賽我網(www.cyworld.com.cn)是Cyworld在中國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娛樂、溝通等網絡服務的專業個人社區網站,于2005年6月與北京維亞泰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通。網站主要通過模板化的個人主頁“迷你小窩”為用戶提供我的房間、相冊、論壇、日記本、涂鴉板、虛擬禮品和知己溝通等服務,給用戶提供一個集個性展示、友情溝通和創意發揮于一體的網絡空間。賽我網以打造國內最大的真誠氛圍網絡社交平臺為目標,倡導實名注冊,讓用戶通過網絡家園進行真實、充分的表達和實現與朋友的真情溝通,實現從網絡到現實的生活空間的延伸。
關于北京維亞泰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維亞泰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建設定位于青少年娛樂溝通社區網站,快速發展成為有線網絡及無線通信增值服務相結合的綜合性互聯網服務公司。目前,公司旗下主要經營友聯網www.uland.com)和賽我網(www.cyworld.com.cn)兩個青少年娛樂社區網站品牌,分別先后于2001年4月和2005年6月正式發布,其中友聯網主要以提供有線和無線的互聯通信平臺為核心,以彩信、WAP、JAVA等2.5G、3G及有線互聯網為主要開發平臺,為用戶提供各種無線增值業務產品;作為公司與韓國最大的網絡交流社區Cyworld合作的項目,賽我網是目前公司的核心經營內容,它以提供模板化的個人主頁“迷你小窩”為主要業務。通過豐富的互聯網社區服務項目,北京維亞泰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旨在為廣大青少年群體為主的互聯網用戶提供輕松娛樂、真誠溝通的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