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國產手機感興趣,尤其那些是有特色的產品。拆開被郵差(哪個郵差?俺也不知道)蹂躪地慘不忍睹的包裹,從報紙團中找出小7——盡管久聞i717的大名,但把它拿到手里時,確實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沒錯,這部手機的漂亮和精致都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料。毫不夸張地講,我的心情有點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成熟了的國產手機。
樣機的“規格”很簡單:手機+直充+數據線。此前為了保持對它的新鮮感,我沒有去客意收集關于小7的任何信息,甚至不大光顧它的論壇。沒有用戶手冊的幫助,也可以讓我完全以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去認識它。畢竟,好用和易用才是隨身裝備最重要的屬性。
小7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獨具創意的外觀。本剪肚子里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來形容它,只好以我最簡單的文字向大家展示它的方方面面。
拿到它的第一感覺是輕巧和精致。雖然小7的機身較厚,但重量卻不大。機身的外型與聯想的智能大作ET960有幾分相似去掉了“刀把”似的天線,使得整體造型更加圓潤。乳白色的外殼U字型地把黑色部分三面包圍起來,活脫一部白皮黑頁的小辭典。
白色的外殼觸感細膩,卻不像鏡面那樣光滑,有如精細陶瓷的表面。黑色部分也做成了啞光效果,質感同樣出色。平緩凸出的按鍵保持了整機線條的優美,整機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
i717機身線條簡潔,白色的上下外殼組成了一個平滑連貫的曲面。如圖中的樣子,機身以黃金分割處的左右軟鍵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黑色的區域使屏幕顯得更大,屏幕下方則用亮銀色標有醒目的lenovo字樣。
小7配備了五方向“搖桿”,它被別出心裁地放置在了機身的右側,而且突出于旁邊的軟鍵,占用了屏幕區域一小塊面積,使機身正面的黑白兩色不再是簡單的“直線交鋒”,這個搖桿與下面數字鍵的設計使機身不再顯得平面呆板,活潑而不零亂,是這部手機設計中的一大亮點。
軟鍵與搖桿的下面是必備的接聽和掛機按鈕。這兩個按鍵通體細長,與其它鍵區等寬,操作起來十分方便。
小 7 的數字鍵設計也十分巧妙。 12 個字粒做成了等大的圓角矩型,與機身形狀相呼應。最有特色的是,每個數字鍵的鍵名都是通過按鍵上的“透明小窗”顯現出來。黑底白字加上凸透鏡式的塑料材質,使得整個鍵盤看起來立體感十足。筆劃和英文小字則是在按鍵表面的白色涂層上蝕刻所得。按鍵的字體筆劃清晰圓滑,由于黑白兩色反差較大,所以無論是否開啟鍵盤背光,均能輕易辨認。
按鍵的手感干脆利落而不顯生硬,也沒有任何粘滯的感覺,操作起來十分舒適。五方向鍵比較靈敏,稍顯不足的是,其“搖桿”的頂端凹陷向下,這樣雖然避免了與其它凸起按鍵在設計上的重復,但由于其邊緣過薄且鍵程較短,操作時手指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且并不舒服。
由于有了五方向鍵,所以i717沒有設計機身側鍵,相機快門和音量調節也由其一身承擔。
機身左側下部是“外設”接口。上方的插槽是數據線與充電器共用的插槽,采用了防反插的設計(很奇怪“專業”上稱其為“防呆設計”,估計又是港臺人士所為);下面的圓孔自然是耳機插孔了。這兩個接口使用一體的軟膠塞保護,膠塞沒有連接在機身上,同時使用兩個插槽時就必須將其完全從外殼上拆下,大家要小心防止丟失。
機器的頂端是獨立的開關鍵。按鍵的黑色像膠高出平面又低于白色外殼的邊沿,方便用戶使用又可以有效地避免誤操作。可惜這個按鈕只有單一的開關功能,不知道用其轉換情景模式是否N機的“專利”。
開始以為機身底面的兩個“同心橢圓”僅是一種裝飾,其實它是揚聲器的所在:)左下角的小洞更被本剪粗心地認為是MIC開孔,聽論壇的朋友一說才知道原來那是放置掛繩的地方。
機背的上部是攝像頭和補光燈。攝像頭凹陷于機身很多,可以避免使用中的磨損。黃色的LED發光管是小7的補光燈,不必多說?上赃叺你y色鏡面并不能作為自拍鏡使用,不失為一處小小的遺憾。
剛拿到小7時,由于它的外殼很緊密,一時竟不知如何打開。細細研究后發現,機背右下角的聯想標志被巧妙地設計成了后蓋的開關,按下它時就可以向上推開后蓋。
打開后蓋,我們仔細看看前面所說的掛繩孔。我們可以在掛繩的末端打結或者串上小珠子等物,然后將其卡入掛繩孔,將多余的部分收入機身的凹槽中,蓋好后蓋即可。
本文的結尾,讓我們看看機器里面的樣子。小7使用了一塊720mAh的鋰離子電池,具體使用時間將在以后報告給大家。它的SIM卡槽采用了一個金屬片作為上蓋,安裝時,先將卡插入機身左側的槽中,然后按下金屬片并使其卡在機身上即可。
它的電池除下面有兩個突起用于定位,上面也有一較淺的卡槽,此舉使得后蓋打開時,電池向下也不會自然脫落,但取下時就要費一點力氣。我們可以用拇指輕輕將電池向內下方按動,另一只手就比較容易將它向外摳出了。
剛拿到小7時,有一點我覺得十分有趣:由于小7的三個側面都是平整的,所以這部手機可以穩穩當當地“站”或者“臥”在桌面上,甚至“拿個大頂”也沒有問題~ 加之小7是一款主打音樂功能的手機,所以此文的題目就叫做“站立著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