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產廠家早就在做智能手機,可惜除了多普達和聯想,大多叫好不叫座。據我分析主要有如下原因:
1.LINUX系統由于資費的原因成為很多國產廠家愿意選擇的操作系統?稍撓到y已經被各大廠家的編程人員改編的五光十色,且互不兼容,故三方軟件的開發也就無從談起。而國產手機又大多“短命”,可能用戶還沒盼到廠家做出補丁程序就已經聽到了該機下市的消息。
2.應該說,高端用戶對智能手機的需求還是普遍存在的,可國產手機在價格上又完全不占優勢。像聯想,酷派,多普達,明基雖然推出三大主流操作系統的手機,可動輒五六千元天價上市,比起諾基亞,摩托羅拉三四千元的機型自然不受消費者的追捧。
3.像CECT,桑達,大顯,熊貓,托普,首信雖然也有數款終端價格較為平易近人,可第一上市時間太久,在賣場幾乎都已絕跡,加上大多是貼牌生產,質量無法保證。大多數人寧愿選擇水貨。
所以,國產廠家更應該從以往的經歷中吸取教訓,加強自身積累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