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年8月10日
地點:馬可波羅酒店
實錄內容:
李德燦:前期通過招標、策劃選擇了我們,時間非常緊,兩個月,從零開始。
記者:這個是首屆,以后一直會干下去?
李德燦:政府計劃辦五屆。
記者:這五年都有你們做?
李德燦:首先我們可以保證他成功。
記者:我剛才看到李主任對數據比較熟。
李瑩:我主要負責招商,有關于省市所有這方面的優惠政策我必須得掌握,我只有掌握好了才能把招來的企業最好的一方面展現給他,讓他能享受到最優惠的東西。
記者:剛才快結束的時候講到優惠補貼的東西,那個力度非常大。
李瑩:這個執行兩年了,去年已經執行了,今年同樣執行。而且有的企業在去年已經把補貼資金拿到手了。
記者:去年補貼的企業是13家?
李瑩:沒錯,今年有60多家。
記者:今年門檻有沒有高一些?
李瑩:沒有,是一樣的。但是我們鼓勵的是中小型企業去并購,為什么要科技型、研發型團隊,是中小額的,可能總價值在1000、2000萬美元以下。
記者:你們這次到深圳就是想招中小型搞研發的?
李瑩:不是,我說的意思就是本土企業去并購海外研發團隊是能享受到這個政策。對于我來說招商我們是不限制的,只是說在并購海外的時候,因為政府資金有限,比如說60多家,每家10億資金的話,我要拿出多少錢。如果1個億左右或者7000萬左右,這個基本沒有問題。兩級政府補貼40%,一個億就是4000萬,十個企業就是4個億,60家企業就是24個億。比如并購企業額度在1個億,我真正并購也有1000萬的,也有可能1個億的。這個額度不受限制。
記者:李主任,我想問一下,我們這個雜志比較偏向于技術方面的,所以我想問兩個比較技術市場的問題。剛才講騰籠換鳥,廣東省主要是想把勞動密集型的,那你們的目標是把這部分代工企業更騰過去?
李瑩:不是,我們要發展一個手機完整產業,產業鏈一大部分都是在深圳,像中興、華為都屬于深圳扶持很多年了,這個不可能搬走。但是一些創業初期的小企業,剛剛有一個小品牌,在深圳感到壓力比較大,這樣的企業我也要。我要發展的是手機產業,不是說非要引進一個中興、華為一個大的企業,培育期我也要去做。包括品牌、方案設計、軟件研發,一直到剛才你說的代工這部分,包括最后的銷售和物流,和整個包括我們現在也在招商的對象,也有代理商和渠道商,我們得要讓這個手機能賣出去。剛才孟主任說的出口政策也是配合我們。比如我要是出口到俄羅斯,我們有一家公司,上海的晨迅去年出口額將近8000多美金,非常好。
記者:你們優勢是面對東北亞、俄羅斯這些地方,天津有三星、摩托羅拉,離沈陽非常近。第二,東北亞,不能不提到日韓,日本手機技術非常厲害,他們都反過來輻射我們,這方面你們覺得?
李瑩:剛才提到日韓這個我特別有感覺,韓國有幾個大的公司找到我們,他們在軟件研發、設計這部分,他在當地人力成本特別高。比如他這個品牌還在韓國,但是中間整個設計要包出去。韓國企業,不會說隨便找一個我們這樣一個企業,他這種方案設計要他自己來擁有,所以他要把他自己一部分研發團隊就要放在我們大陸來,放在大陸他會選擇上海、深圳、北京、天津、沈陽,他會選擇一個跟他相比較,人力成本比較低。因為有一大部分人。
記者:你是指研發團隊?
李瑩:不是研發團隊,就是研發的部門。手機研發有一個方案,有一個領頭人出一個方案,然后里面出幾個小模塊,每個模塊包出去。可以包給專門的研發小組來做。
記者:東軟軟件外包非常厲害,但是硬件方面我不太了解,硬件不一樣,硬件研發人員真的蠻核心,他不可能把他的技術。
李瑩:核心人員,必須韓國人過來。他為什么選擇沈陽?沈陽我們每年有中韓國際貿易周,韓國周,已經辦了十多年。在沈陽韓國人口有幾十萬,我們專門有一條街,連理發室、小賣店都是韓國人。從沈陽到韓國坐飛機一個半小時,也是感覺交通很方便。我們也沒想到,是現在兩個世界500強公司主動找我們,不是我們找他。韓國的。
記者:這個就是三星LG?
李瑩:現在事情沒有定下來,我不能說名字。剛才說東軟,東軟在嵌入式特別有優勢,他不是手機方案設計。有幾個世界500強手機設計方案就是東軟,他有3000多人手機軟件設計團隊。日本企業也一樣,他是領頭人過來,那個難度不是很高,大學畢業生有軟件基礎,只要有一個帶頭人帶領去做,就可以做。這塊成本要比韓國低很多,而且比上海、深圳還要低50%。很多深圳企業到我們那里去,包括上海企業到我們那里去,考慮的第一條原因就是這樣。人力成本不僅僅是高端人力成本,還有低端的。沈陽是制造業基地,我們職業教育學院,大專和中專職校學生特別多,13所職業技術學院,其中有3所都是萬人以上。現在我們這個學生,我們開發區已經有幾家手機企業,這幾家手機企業招工都通過他們來招,滿足這些企業是沒有問題的。現在遼寧省非常重視,他準備加大整個手機人才培養力度。
記者:順便把就業也解決了?
李瑩:當然了。現在招工在長三角、珠三角特別難,但是唯一就是在北方很容易。也有難度,但是這個門檻降低了一些。比如手機操作工。好多不一定是大專生了,高中畢業就可以了。那個地區的人是非常充足的,而且整個人工成本比這邊低很多。這一點是我們很大的優勢。剛才你說的對外貿易這部分,你像可能沈陽像你說的我們跟天津去比,我們不能說跟天津去比,因為天津發展時間、成本跟我們不一樣。我們06年成立,他們發展了十幾年,基礎就不一樣。天津濱海、上海浦東,沈北新區我們是第三個,比他們遲十幾年。
記者:還有一個重慶兩江區?
李瑩:那是剛剛批的。現在我這個手機配套就在逐步完善,完善過程當中,一方面我把物流公司引入。還有一個方面,我物流主要途徑不是從深圳運,就是從天津港過去。我這個位置到營口港是一個多小時車程,到大連港也是一個多小時,到丹東港兩個多小時車程,非常方便。我們現在上升了兩個國家戰略,沈陽經濟區,把沈陽城放大了八倍大,把八個城市區分為沈陽經濟區,沈陽是核心。
記者:這八個城市都是遼寧省的。
李瑩:遼寧省的,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4月6號已經批了。還有遼寧的五點一線,沿海五個港口統一,我打一個比方,我在營口辦這個手續,可以直接在大連直接出港。這些是全通的,沈陽海關可以直接辦出港任何手續。五個港手續在沈陽全部一站式辦完,這一點對我們提供了很大便利條件。如果沒有這些有利條件,咱不能說出口有沒有優勢,出口途徑都是一個問題。
記者:現在能透露一下你們那邊目前開發區已經落戶的或者有意向的,大概有多少家?剛才新聞稿念了7、8家,什么中興通訊,是不是就這些,還是有更多的?
李瑩:有一些品牌的企業,像(奇跡)、愛國者。
記者:愛國者是做MP3的?
李瑩:他在我們那里做MP6、MP7,MP6屬于音頻播放器,MP7是視頻播放器,跟手機是一體工。而且是德信代工,手機就在東北代工。研發、生產、銷售都放在。我們廠房已經剛剛裝修完,上周設備剛剛到,這周調試完,這個月月底就可以投產。還有影象科技做模組,深圳超越做模具的。給手機做外殼。我們可奇跡相關的一共是三個品牌,還有科默也是剛落入。我們會上說的都是已經投產的。像愛國者這個月投產,我們都沒有報。上面寫的都是已經投產的企業。如果品牌算在一起是16家,因為有一家是跟德信掛鉤,拿掉的話就是15家。
記者:你們目標是多少?如果最佳狀態的話?
李瑩:至少也要達到200、300家才有可能。
記者:這個缺口比較大。
李瑩:今年招商壓力比往年好一些,我們手機企業第一家落戶的是德信,07年1月份,那個時候特別難。那個時候手機一家企業都沒有,遼寧唯一一家就是大顯,還在大連。而且大連也沒有生產廠。德信是第一家落戶的企業,相當于沈陽第一家生產的企業,07年10月份第一部手機下線。第二個有代表性的是希歐通,這個企業把整個終端中國總部放在沈陽,終端、核心網在沈陽。這個希歐通是第二個企業相當于有代表性的。這個企業比現在招商難度大得多。那個時候什么都沒有,確實沒有這個環境。他們去是冒了很大風險。這兩家企業到現在我們都很支持。我們支持企業方面,因為剛才在會上,時間短,沒有過多講。我們優惠政策有一條最吸引企業的,我們也認為最有用的,就是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政策。這個正則在其他幾個省市不可能有的。
記者:就是在銷方面你們有巨大支持?
李瑩:我們省長親筆批示,同等產品,本地企業優先。這個給遼寧省三大運營商,包括鐵通就是四大運營商,一個紅頭批示,要求他們采購,同等產品,必須優先采購。三大運營商,我一家一家去對接。比如有一個企業不是我們補貼的企業,補貼50%,是我們補貼的企業,我都不用找他,就直接65%補貼。這是我們最大優勢。我們要發展的是一個手機產業,我不是要做把企業招來了,我有一個名稱在這里,然后就不管了。只有企業發展起來了,產業才能發展起來,政府做這個事才有可能成功。我們叫手機產業園,其實我們不是政府公園系列,我們是屬于開發區編制,屬于企業化管理,我們公司化運作。像我們宣傳部的,我們一年一簽合同的。考核機制是全省典范,李源潮部長到我們那里去,給我們高度評價。所以給我們手機產業包括開發區所有干部就有一個理念,企業到我這里來就作為子公司一部分,我們是綁定在一起。我每年都要考核的。像我也一樣。
記者:這樣對你們風險也很大,招商的時候要對企業進行資質考核。
李瑩:沒錯。因為打造手機產業鏈,各個方面的都必須招。我現在主要精力放在品牌和設計的部分,這部分是招商主流。在品牌選定我要費很長的時間。我不能選一個走下降路線的品牌,必須選上升路線的品牌做招商路線。
記者:品牌和設計本身就是手機產業最核心一塊,就拿富士康一塊,富士康所有都轉走,偏偏就是蘋果。
李瑩:我們今年也是通過這個展覽公司,希望他們幫我們搭建一個平臺,靠我們自己招商、自己閉門造車,難度非常大,這個就必須借助展覽公司、媒體幫助我們。有一些企業適合在遼寧發展,有一些珠三角、長三角的,北方人很多。現在北方的大學,吉大、哈工大,有幾所重點大學出了一批人才全在深圳打工,他們不是不愿意回去,是愿意回去,但是那個地方沒有創業平臺。我們招商初期也是有重點選擇,確實非常難。深圳把企業老板的背景都要研究一下。
記者:你覺得什么樣的企業比較適合到你們那里去?
李瑩:關于品牌,我們現在也是重點針對的,在今明兩年正好有一個跨的平臺跳躍。原來他的品牌都委托出去了,電信排行榜他們排名20、30名,今年上臺階的,可能跨進前10名,原來手機量10萬部,今年可能200、300萬部,品牌認可度在前期也得到認可,這個時候如果政府再幫他一把,如虎添翼一樣。對企業他也添翼。這樣,對于企業、對于我們都是雙方雙贏的結果。這部分是招商重點。品牌企業,比如酷派做的定制的機器,有一些企業也在特定領域內做特定產品,我們現在跟當地你們深圳的企業在溝通,我們倒不是完全鼓勵深圳企業全都要搬走。但是你可以把產品總部、品牌總部放在我們那里,這部分我們是鼓勵歡迎。
記者:我看到有一個TD—SCDMA聯盟,他們跟你們有什么合作項目?
李瑩:不是什么合作項目,我要發展一個產業,不可能通過企業來給我提供什么消息。我必須有一波人研究手機發展。TD聯盟我在三年半就接觸了,他們幾次會我都參加過。我是學電子專業,06年我才過來任職,招聘過來就要做光電產業園,有一家德信企業過來了,我得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才能幫助他。所以TD聯盟是那個時候就有一個合作的基礎。而且還有一點,希歐通這個企業,他就是TD當中發展出來的一個企業。這個企業我都是全程跟蹤、全程幫忙,包括手機牌照申辦,也是我們當地政府幫助他申辦下來的。最主要一點,TD是我們中國的3G,跟中國政府主導方向相一致,可能這個發展過程會比較慢,但是將來肯定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中國政府的力量非常強大,從我們當地一個地方政府,我們也愿意為自己的民族能夠做一些事情。所以在我們招商的領域當中,TD產業也是作為招商一部分重點,所以聯盟時候是在介于這么一個合作基礎上展開的合作。
記者:李主任,我想問一下咱們這次博覽會以三個創新為主題,以創新和我們沈陽市政府引導了哪些創新思路?
李瑩:就像我打一個比方,我們在沈陽也有一個會展中心,我們每年都有一個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包括動漫展會我們最近也開展了幾期,但是手機博覽會,可能在座幾位都感覺到挺抱有懷疑態度,總感覺在東北辦這樣一個博覽會,到底行不行。這個也是我們政府琢磨了很長時間。手機在深圳已經形成這樣一個產業氛圍,在一個北方城市,一個北面、一個南面,跨了長三角再承接總感覺有難度,但是這是我們省政府、市政府、區政府共同決定的重要決策,我們有一個信念。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深圳當年創業初期也是從無到有。我們區內一個口號,如果沒有1,就不可能有100。最開始都是從0開始的,沒有0,也不可能沒有1。作為我們來說,辦首屆博覽會,是經過各級政府多次討論最后決定。
記者:我們這次提出的創新是沈陽市政府提出的創新?并不是說給企業帶來什么創新思路?因為現在全國各地、各個企業、各個部門、各個行政單位都在提創新,到底它的創新是什么?我們政府是不是應該引導一個創新思路?我們現在給他的創新思路是什么
李瑩:我剛才提的是第一步,第二步,就好像我剛才說的,對于企業來說,到底哪方面能夠體驗到政府創新,在這部分。這部分我剛才也是跟李小姐說了這句話,關于我們辦博覽會最主要是要給企業提供一個平臺,我不是為了給政府唱戲在辦博覽會。我是要給企業提供一個平臺。什么樣的平臺?第一個平臺,跟當地三大運營商對接,采購大會。我幫企業去發展做事情,我得站在企業角度。這一點,我感覺從政府來組織這個會是比較少見的。第二部分,關于整個產業環境的,我打一個比方,區內有整機企業、配套企業,他們正在互動。比如模具,我當地的模具廠是以粗大的比較多一些,他們現在也正在想轉型,當地很多配套企業也希望借助整個手機博覽會平臺跟我們這些企業能夠有一個合作和技術上的對接。這是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剛才說的過去東北屬于老工業基地,過去很多人一提改革開放,因為在深圳,或者國際化都市比較濃厚一點的,就在上海,對遼寧始終感覺是落后產業,但對我們政府來說,我們也想借助這個平臺,也給企業提供一個認識我們政府的機會。我們現在出臺了很多政策是全國各個省份我們了解過,也有,額度沒有我們大,力度沒有我們大,我們是力度最大的。這個也表明了政府決心。我們現在也想對外改革開放,不能說我們重蹈深圳發展的路,現在很多深圳企業對我們評價,牽扯到最后一個創新,就是我們政府服務意識、服務職能體系的創新,這個創新是深圳企業可以感受到的。現在企業到我們那里,感覺到20年的前深圳。現在深圳找不到這種感覺了。包括申辦項目、包括辦理手續,有的地方很長很長。而在我們當地,我現在給一個內資企業辦注冊,三天辦完。
記者:現在有一個團隊做這個事情?不是你一個人做?
李瑩:我一個人做不了這么大事。
記者:你們有什么樣的團隊為企業做事情?
李瑩: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綜合服務中心,200多人一個團隊。我們每招商一個企業,都有一個招商局來對應全程保姆式服務。比如你不知道工商部門到哪,我們可以帶你去。手續我們幫你辦。還有我們開發區有一個特權,我們所有審批權,我們具備市里審批權,不需要到市里部門排隊,在我區里全部可以解決。包括消防、驗收、房產證辦理都在區內辦,所以這200、300人服務團隊是涵蓋各行各業的部門。你上環保局辦理,你去了也很快,但是我們更快,我們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人專程服務,這個人帶你跑完所有手續,甚至有一些手續不需要企業出面。我們這里打造的服務環境,現在是全遼寧省示范點,也是學習的典范。這一點是一般城市做不到的。很多投資商說我們到一個地區去,市長、省長對我們很重視,到開工的時候就問題就來了。包括政策兌現的問題。包括我們跟市里省里溝通,都由我們去。我們區內所有企業都不需要每個人去拜訪上面領導,他只要找到我們,我們服務人員就可以幫助他們溝通省市的關系。環科院在市里,但是到環科院辦證,就是我們的人去,你們都不用。這方面是解決企業最大的核心問題。相當于節省了一個企業行政副總,加上一個對接政府事務關系的辦公室。我們也不需要你們給我們開工資。你要給我們工資的話,給我們領導知道的話,一定會被否決。我們機制是每年考核一次,不是你去年做得很好,今年就可以安安穩穩。我們曾經有正處級干部降到副科級了。我原來是招商局局長,也是工作業務做得好,連續幾年第一名,現在就主抓這個產業。創新在哪,其實就是在這幾個方面,尤其最后這方面,技術創新。李源潮上個月到我們沈北新區考察,說我們干部考核機制體制,其實一個地區發展關鍵在于用人,人用好了,就能發展好。讓他下面中組部兩個干部局到我們這里學習調研,推廣為全國典型。別的地方我們沒有什么自豪的,但是這方面特別自豪。有很多企業只有進入的企業才能感受到。這個東西很多人對政府,可能你們都知道,很多人都不太相信。總感覺政府一換屆就會怎么樣,在我們這里不是我這個層面。這一點給企業提供很大信心。
記者:原來邀請單上我看到支持單位有沈陽市貿易促進委員會,但是這個上面已經沒有了,我們認為貿促會也有很多國內外資源,包括今年國家提出要大力推動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正好有這樣一個平臺。包括東盟十國,包括我們遼寧省周邊的。
李瑩:關于合作單位的事情,這個是由省政府部門孟主任,一會兒我再問他一下。主辦單位我們不負責對接。后面有一些協辦單位由省政府部門溝通。原來政府確實跟他們溝通到了,是不是有其他原因,我再問一下。這個現在讓我答復你,我答復不了。
記者:沈陽市政府與東盟合作方面。
李瑩:貿促會是我們省長在今年1月28號在一個招商會上指定的。
記者:他們可以幫助我們開拓海外市場。
李瑩:這個我回去再問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話,我給你打電話。
記者:現在手機博覽會在海外招商的情況?
李瑩:現在我們沒有直接跟海外對接,日本手機企業,他是一個手機一個號碼鎖定。現在真正打入中國市場的手機沒有幾家。韓國手機基本上也壟斷了,也就是那么幾家,那幾家都有中國總部,我們跟中國的總部對接。
記者:手機最高端是芯片IC設計,上海做的比較好。中間是手機方案設計在深圳比較成功。手機代工是天津做的比較好,你們哪塊是比較好?國產品牌很多都是在深圳,你們想吃哪塊蛋糕?
李瑩:這一點也是我們政府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我們包括在辦手機博覽會的時候,我們沒有一個屬于最主要以哪方面怎么樣的。基本上都分完了。你讓我重新再找一個,我確實沒有辦法找。從我們這個層面,像比如說有的企業在東北發展的,東北市場做的很好的,他現在物流的成本,壓力比較大,這樣他就可能在我這里比如做一個分公司,我們現在是多方面多考慮。第一、二個手機企業落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目的的。沒有一個手機園的概念。就是跟他們溝通。希歐通老板是吉林人,也是想回自己這邊,好像為家鄉做一點貢獻。希歐通這個老板他是被這方面感動后過來的,他跟洛陽談了兩年了,基本合約就要簽了,我們接手不到半個月就簽協議了,而且簽約半個月內,招聘完。整個簽完約,9個月時間廠房就投產。那個時候選擇我們是為了工作效率。企業發展沒有一個固定模式。重慶現在也在搞手機產業,沒有說我是研發,我就一定要選擇上海。這個自主權在企業手里。唯一受地域限制的就是代工這部分,他必須跟手機品牌走。方案設計和軟件設計這個在全國哪設都一樣,沒有成本。
記者:沈陽最大的就是一個東軟,其他真不好說。
李瑩:現在重點招的企業就是品牌、方案設計、手機設計,以這個為主。為什么制造業要有,東北是制造業之都,這方面人力特別多。像那個模具,你讓他做汽車模具,全國都是頂級的。但是小的手機模具,他得有一個更新換代,他技術有、而且人員有,工藝流線都不會有太多變化。人員這方面沈陽還是有優勢。
李瑩:有什么問題,隨時可以電話溝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