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品牌和系統
以上,筆者為大家簡析了從最初的“唯品牌至上”論,到目前品牌愈加弱化,操作系統主導購買意向的一個消費者購買心理轉變過程。不過,如果通讀過本文之后其實可以發現,當下的手機品牌已經開始逐漸注重“與眾不同”的概念,雖然采用同一操作系統,但都力求讓消費者看出明顯的差異化。而這一點,對手機廠商無疑是有著好處的。但對于整體來說呢?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一問題上操作系統商和手機設備商正好站在對立面的。操作系統商并不樂于見到它們的界面被修改,而手機設備商則熱衷于定制界面。
App Store下載量即將達到100億次
上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我們可以從手機行業其中一個廠商得到答案。這也就是已經被不少人奉為神話的——蘋果。不管是它的App Store盈利模式,還是操作系統商和終端設備商結合以及統一的界面和用戶體驗,都值得被很多廠商借鑒。是的,完全相同的界面可能讓單純意義上的個性化有缺欠缺,但高度統一帶來的優點卻也更為明顯。即給用戶留下了一樣的使用體驗感覺,并且于軟件開發而言也不用擔心多版本以及兼容性的問題。而反觀各大廠商都在走個性化的界面、硬件規格參差不齊、系統版本混亂的Android陣營來說,蘋果的做法無疑要更令人滿意。與蘋果iPhone系列手機的高好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ndroid陣營的高中低端完全不同的用戶體驗和軟件環境讓消費者和開發者都苦不堪言。
對手機終端要求嚴格的Windows Phone 7系統
也正如以上所說,混亂的版本以及截然不同的用戶體驗已經開始引起了不小的重視,于2010年10月發布的Windows Phone 7系統就明顯的對這一點做了限制,最低硬件限制、限制手機廠商定制界面,這些都直指Android系統的弊端。而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也可以看出用戶體驗已經成為了愈發重要的概念。
蘋果iPhone 4
而對于未來,品牌和操作系統之間,筆者猜測將會出現兩種不同方向。首先,如諾基亞、三星、蘋果、惠普等擁有自家的操作系統廠商,力推自己的操作系統,以獲得市場話語權,加上自己的影響力。當然,這也將成為了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如若不同,類蘋果模式無疑是一大趨勢,畢竟統一的用戶體驗更利于操作系統的改進以及發展。除此之外,功能的偏向性將會開始明顯。比如索尼愛立信愈加重視影音拍照多媒體這一方面等等。
希望在未來的智能手機競爭之中,除了看到功能越來越全面,性能越來越強勁的智能手機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手機廠商對一部智能手機的差異化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