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標準的NFC可以提供三種工作模式:卡模擬、閱讀器和點對點傳輸,而手機支付僅僅屬于卡模擬中的一項業務而已。
卡模擬相當于一個內嵌在手機中的“存儲器”,各種銀行卡、公交卡、會員卡、門禁卡等的應用狀態都可以存儲在NFC的 智能 芯片中隨時等待調用,并且互相不干涉,而手機支付就是通過這種技術,使手機成為一種安全、便捷、快速與時尚的非接觸式支付和票務工具。它將手機變成一張交通卡和銀行卡,這樣就可以像刷公交卡和銀行卡那樣“刷”手機來消費。
而閱讀器就像是一臺便攜式的RFID 讀卡器 ,可以讀取RFID標簽中的內容,比如讀取海報上的標簽,商家菜單中的電子優惠券,又比如讀取一些防偽標簽,手機讀取完后通過信號回饋就可以判斷產品的真假,讀取狀態是多樣的。
最后一種是點對點傳輸模式,這種傳輸模式主要鑒于安全性考慮的,雖然傳輸速度和距離不及藍牙和Wi-Fi,但是基于NFC的安全機制,可用于傳輸機密和帶有版權限制的內容,對藍牙和Wi-Fi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有是具有兩面性的,當NFC應用在手機上的時候,目前來看還有著一定的弊端,因為對于運營商來說,很難對應用進行有效的管理,而對于用戶來說,當更換新手機時也會面臨一個程序初始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