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rids和Ballmer
這一猜測來自于Parks Associates移動調研部門的一名編輯,叫做Harry Wang,他給出了以下一組數據“RIM公司市值是250億美元,微軟擁有近480億美元的現金,如果RIM公司的市值降至150億美元,對于微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購入時機,購入RIM將從硬件,終端生產方面給予微軟強有力的支持。”他還稱這一收購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完成,可能會在未來的2年左右的時間內,畢竟黑莓的商業用戶以及強大的終端研發生產技術是微軟希望得到的。
在筆者看來,這一猜測并不能客觀反應黑莓目前所處的狀況,通過Playbook和全新的Blackberry OS 7.0系統,黑莓正在完成一個新的轉型,而且處在一個業績上升的起步階段,只要RIM在這段時間繼續做出正確而且及時的決定,黑莓智能手機重新擴大市場份額的可能還是很大的,尤其在商業用戶方面,黑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猜測很可能是對微軟近期收購Skype能力的一種過高的估計。
還記得在2011年黑莓世界大會上,微軟首席執行官Steve Ballmer意外亮相曾引發了現場雷鳴般的掌聲,Lazarids和Ballmer的關系沒有理由向另外一個極端的方向發展,合作和競爭同時并存的局面依舊是目前RIM與微軟的主旋律。
我們都知道,微軟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完成了數十起收購,不過其中不乏類似“收購Danger而Kin系列手機流產”這樣的失敗案例,就此次微軟收購Skype,業內也有很多觀點,其中有人認為微軟拿出巨額資金,力壓Facebook和Google兩大競爭對手收購Skype的行為有些魯莽,認為微軟收購Skype勢在必行,可是花費的成本有些高,不過Skype背后是大量視頻通話用戶,如果運作合理,把bing以及微軟旗下其它服務有效的整合起來,依靠Skype的用戶微軟很有可能會成為Google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微軟一向是以軟件以及服務著稱,是否將未來的資金和精力轉移到終端生產上對于微軟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能否成功復制蘋果公司“終端-系統-服務”一條龍生產的模式也還存有很多的未知數,畢竟即使是擁有強大Android系統的Google公司也只推出了兩款手機,而且對于目前很多和微軟合作的廠商來說,也不會面對微軟步步推進壟斷進程的野心坐視不管,畢竟,終端生產技術和能力是微軟所不能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