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的趣味圖表給大家欣賞,本期的話題是手機和飛機的關系。大家都知道飛機上要關閉所有電子設備,即使是調成“飛行模式”的手機也不行。但是問起為什么,一般只有“這會干擾飛機的電子設備”這種理由。我們從技術等多個角度為大家仔細解讀到底為什么不能在飛機上打開手機,甚至進行通話。
移動電話屬于無線電發射器,被(中國民航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禁止在民航飛機上使用——除非某架商業飛機或私人飛機的駕駛員認為它不會干擾航空器上的電子設備。而不管飛行員認為設備有多安全,飛行途中的手機通話都被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嚴令禁止。
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擔心飛行途中手機的使用可以擾亂手機系統中基站的運作。
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擔心飛行途中手機的使用可以擾亂導航、通信和其他重要的空中電子系統工作。
有媒體報道稱筆記本電腦、手機和電子設備將被禁止攜帶,對此美國國土安全部的運輸安全管理局表示,將繼續允許上述設備帶上飛機。
根據信道復用的情況,以及手機的操作不同,手機有可能違背允許信道復用工作的最基本條件。
基站是蜂窩單元(cell)的中心。兩個相鄰單元邊緣的手機信號會很弱。與其距離越遠,則信號越弱(直到進入“盲區”)。這就要求允許某個被任意一臺手機占用的信道被處于非相鄰單元的其他手機重復使用。因此,在同一地理位置盡管信道有限,但可以滿足成千上萬人同時通話的需求。
如果在飛過城市的一架飛機上有移動電話操作,很多不同單元的基站此時和手機處于等距狀態。基站們都會認為手機在它們的覆蓋范圍內。手機能夠占用一個基站的空閑信道,但會被同一信道組內其他基站探測到,而那些基站上的信道也許早已被占用了。這就會導致對進行中通話的干擾。也有可能控制基站的程序會崩潰。就算程控系統可以應付多重非相鄰單元來自同一手機的請求處理,最好的結果也是造成整個系統運行效率極度低下。
另外一個擔心就是手機輸出的功率問題。由于基站相對飛機距離較遠,手機必須馬力全開,使用最大功率查找信號。這就會增加干擾機上電子設備的風險。
理論上講,飛機內部布線時加裝防護罩可以阻擋干擾信號進入線纜之內。然而,老化的線路防護可能已損壞(或者根本沒有安裝防護措施),使設備可能在傳輸信號過程中被干擾。
其實更多人贊同禁止飛機上打手機不是出于技術原因,而是害怕大聲講電話的噪音擾人清夢。
人們打手機時的聲音通常比人與人之間交談的聲音要響得多。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1.人們會下意識的通過聆聽自己的聲音來調節自己談話的音量。移動電話不能提供足夠的側音(本人說話聲音降低音量后的復制音)作為反饋。
2.電話之間的對話需要我們動用更多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因為聲音數據壓縮或背景噪音,手機中傳出的聲音和正常通話不完全一致,我們需要更動腦。
3.機上巨大的噪音迫使人們用更大的聲音進行手機通話,這樣才能被聽得清。
4.如果潛在的聽眾足夠廣泛(比如,每一個能聽見電話的人),旅客們會試圖說得更多。換句話說,人們都覺得手機對話至少要比機上乘客間的對話時間更長,而談興正濃時聲調也不知不覺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