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凌晨,Jego官網發出“關于Jego產品暫停新客戶注冊使用的相關說明”,稱Jego的網絡是面向漫游和海外客戶設計的,網絡與節點均在海外,且Jego產品與系統目前尚處于試用調優階段,中國移動國際公司將自2013年6月22日起暫時停止Jego新客戶的注冊,并暫時關閉中國內地客戶在中國內地使用Jego與Jego之間的音視頻電話功能。

6月1日,中移動自主開發的移動VoIP及即時通訊應用Jego在蘋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正式上線,推出隨之引發了業內人士熱議,國內國內多家媒體都將Jego與中國移動飛信、騰訊微信聯系起來,甚至稱其為“中國移動革自己的命”。推出方中國移動國際公司則表示,Jego主要功能是跨平臺通訊服務,因此首要競爭對手是微軟Skype而非騰訊微信。
掐指一算,Jego“活”了不足一個月即被“叫停”。原因兩方面,一是產品出奇多的BUG簡直讓人無法想象這是一個成熟的業務,騰訊網友抱怨這樣的產品推出竟然不針對國內用戶,而有部分用戶幸運注冊使用后,發出的語音、短信、隔天對方才收到,有網友調侃Jego確實是個“奇葩”!
其次另一個原因,在中移動內部這樣的移動互聯網思路存有分歧,以致于早在今年年初就開始測試的Jego遲遲未正式發布,直到有媒體月初報道后才被公眾所知,更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被業界認為顛覆傳統運營商業務的革命性產品曝光后,中移動集團總部相關部門竟然全然不知。
據了解,Jego是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互聯網的國際電信產品,于2013年1月底開始業務測試。但也有“野史”說,Jego雛形是2008年由北京移動市場部推出的PTT業務,主要為奧運志愿者提供分組尋呼。
在2008年之后,中國移動研究院一直有2-3個人的團隊在“兼顧”PTT業務的推進,中國移動數據部互聯網處也參與了其中一些模塊。不過最終由中國移動國際公司在其基礎上,通過外包團隊運作推出。
不難看出,一個產品經歷了這么多部門的參與和翻新,其發展想法并非統一。這也是導致此次產品暫停注冊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大的方面看,中移動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步伐這幾年一直未停息,但效果差強人意,往往是口號喊最高。飛信、飛聊、OPhone、139微博等一個個迅速的站了起來,卻也猛的“死去”,目前也只有飛信、個別互聯網業務基地硬撐著。
癥結也是多年媒體及業界吐槽的機制問題。從整體組織構架到人員定位,與互聯網公司的基因完全相悖,這些年雖有所引入人才,但主導者依然固守舊思維,后進來的自然耳濡目染融入了移動的基因。況且誰都知道中移動作為一個央企,本來也很難以真正的市場化去處理事情,背后涉及的各種非商業因素實在太多,要承擔的政治責任也更多。
其次,在這樣的機制下,缺乏真正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導向的研發。傳統運營商內部絕大部分都是項目管理,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大多依賴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利益意圖在移動。這種取向導致不太可能有好的產品。
相反,傳統業務上,還得向中移動豎個大拇指,至少這幾年資費一致在往下降,這樣的惠民服務絕對拍手稱好,所以說術業有專攻。照如此下去,中移動正在謀劃的互聯網公司其實也可以窺見不會有什么太大效果,換湯不換藥而已。
以下為具體說明:
關于Jego產品暫停新客戶注冊使用的相關說明
Jego是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國際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互聯網的國際電信產品,為海外及國際漫游客戶提供更方便、更優惠、更有質量保證的國際電信服務。Jego于2013年1月底開始業務測試,目前仍處于調試優化階段。
Jego的目標客戶是全球有國際通訊需求的客戶,特別是和中國大陸有密切聯系的客戶,以及國際漫游客戶。Jego的核心產品是國際電信服務,除了可撥打至全球的電話之外, 還提供中國大陸、香港等多地的號碼;而文字消息、圖片分享、語音與視頻聊天等服務是Jego的附帶產品。
由于 Jego的網絡是面向漫游和海外客戶設計的,網絡與節點均在海外,且Jego產品與系統目前尚處于試用調優階段,中國移動國際公司將自2013年6月22日起暫時停止Jego新客戶的注冊,并暫時關閉中國大陸客戶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Jego與Jego之間的音視頻電話功能。
中國移動國際公司感謝客戶對Jego的濃厚興趣,感謝客戶的積極參與,感謝每一位參與者給Jego的鼓勵、批評、支持和理解。在此調試優化階段,我們將不斷提升穩定性,增加新功能,優化客戶體驗,以更好地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我們將在產品正式上線后通知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