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最新發布的Windows8.1中取消了計算機硬件體驗評分,宣告了唯硬件參數為上的時代進入到尾聲。取而代之的是用戶對于設備的體驗感受,參數則成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的基礎。換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參數好比是GDP,而幸福不幸福,來自于體驗。
在野蠻生長的PC時代,硬件參數是衡量計算機設備的唯一指標。如今,智能設備橫空出世,一款出色的終端產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優的,外觀造型是否賞心悅目、人機交互界面是否友善、實際操作手感是否出類拔萃等因素成為了更重要的元素。比如蘋果手機,絕大多數用戶對于它的硬件參數毫不知情,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手機。
實際上,從唯參數至上到多維度感受體驗,用戶對于產品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當產品的內涵超越了參數,產品的隱形門檻也隨之高企。
如果說以前的用戶都是直接的,會對產品提一個硬件參數上的具體要求——我要一臺奔4的電腦。現在的用戶則是把具體要求轉化為了實際需求。用戶說想要一臺四核的手機,其潛臺詞是用戶想要一部流暢操作的手機。如果有哪個廠商真的傻到給了用戶一部操作生澀的四核手機,然后還責怪用戶不識貨的生活。那這個廠商的產品基本上也就與用戶告別了。
用戶想要什么?用戶不會主動告訴廠商,但是廠商得反復尋摸這個答案,并且把答案化為產品送到用戶手中接受評判,至于結果是優秀、及格還是滾粗?聰明的用戶都會選擇用腳去投票。
事情就是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一切用產品去說話。這也是很多習慣了堆砌硬件參數的廠商來到智能設備領域時產生眩暈感的主要原因——他們根本摸不準用戶想要什么,總是傻傻地端出4核CPU向用戶兜售,全然不知道用戶真正想要的只是流暢的操作體驗。
贏得用戶首先需要了解用戶
一款出色的終端,應該是軟硬件的完美結合。PC如此、手機如此,智能電視領域更是如此。
由于該產業深受上下游供應商影響,加上不少廠商只知苦干,不知尋找用戶需求,以至于國內絕大部分電視機廠商鬧不懂用戶的潛臺詞,弄了一堆概念華麗,操作不便,價格高昂的有一個網線接口或者是WIFI的電視機。然后一堆廠商就開始抱怨說,中國市場太難教育啦。。。用戶根本學不會啊。?!,F在智能電視的開機率太低啦。。。用戶根本不看電視啊。。。諸如此類。
但有沒有廠商想過,在iPhone誕生之前,我們用的手機一直是按鍵操作的。我們也沒聽過喬布斯抱怨說用戶很難教育。
智能電視為何遲遲打不開市場,摸不到用戶真實需求是唯一的答案。其實用戶很簡單,他們只想要一臺擁有優良硬件基礎、輕松使用體驗、完善售后機制以及常看常新的內容平臺的智能電視機。
智能電視行業的隱形門檻已經樹立,用戶和產品之間產生了嚴重的隔閡,如何打破僵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產業需要變局,首先要從產品的理念初衷開始。
至于怎么達到用戶的需求,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聯系到前幾天,樂視超級電視僅僅用了49分鐘即將1萬臺電視銷售一空的事情,這個答案更加顯得明顯——樂視超級電視或許是目前最為接近用戶真實需求的電視機。
一個互聯網公司有沒有力量改變整個電視機產業?或許在樂視沒有出現之前,誰都會呲之以鼻。但事實就是如此,一個行業的野蠻人用最粗暴的方式踹開了智能電視產業隱形門檻,直接與千萬用戶開始對話,尋思真實需求,然后端出了超級電視這道迥異于別家的可口大餐,用戶自然會狼吞虎咽,風卷殘云。
通過互聯網思維打造智能電視,樂視是第一家,但不會是最后一家。融合了千萬用戶的集體智慧,以千萬人參與、千萬人研發的C2PC模式去制造電視機,不惜四年磨一劍,樂視恐怕是真做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無縫全鋁的機身,激光切割的邊框,高通驍龍S4 Prime智能電視芯片,DDR3 2G內存和Adreno 320圖形處理器。硬件方面已經無可挑剔,而在內容領域,樂視本身的資源足夠用戶不停歇地看上一千年。再加上適合老人、小孩使用的Letv UI系統,交互體驗極為簡便。
與此同時,樂視還在基于電視屏的應用領域進行布局,打造了Letv Store,通過與創新工場合作、扶持第三方開發者等形式,引入了千余款應用。至此,樂視打造了基于內容為核心,平臺為保障、終端為觸角、應用為增值服務的完整生態系統。
樂視超級電視開始熱賣,預示著智能電視機產業的隱形門檻已經被踹開,用戶的需求找到了。那么,除了樂視以外的電視機廠商又該如何跟進呢?
|
二維碼掃描下載 |
|||
分類:媒體播放
評分:![]() |
||||
支持平臺:Android、Apple、Windows 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