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引領千元智能機大發展
盡管在業界收到了極高的關注度,但由于產品市場份額有限,小米手機只能稱為2011年智能手機行業的一個“攪局者”,真正對行業格局產生更大影響的,其實是另一些國產手機品牌。2011年,在運營商的主導下,這些廠商推出的千元智能機迅速普及,成為行業的一大亮點。
事實上,早在2010年,中國電信就曾率先提出“千元3G智能手機”的概念,但客觀而言,這些產品較低的硬件規格所帶來的用戶體驗很難讓人滿意。而在2011年,千元3G智能手機的發展歷經了兩次重大發展之后,和一年前的產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千元智能手機在2011年被重新定義
在2011年年中,中國聯通提出了新定義千元智能機概念,將這一系列產品的門檻提升至3.5英寸屏幕、600MHz主頻處理器、Android 2.x操作系統、支持3G和WLAN等標準,而之后,中國電信也迅速跟進,推出了針對性的一系列產品。這一硬件水準的Android智能機,已經能夠給用戶帶來良好的3G移動互聯網體驗,這也迅速推動了國內3G智能手機的普及。
千元智能機進入4英寸大屏時代
到2011年年底,中國聯通再度提出“新定義千元智能機4.0系列”的概念,這一次,中國聯通將千元智能機的標準提升至4.0英寸大屏、CPU主頻為800MHz甚至1GHz。而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盡管并未舉行如此聲勢龐大的新品發布會,但也都各自推出了應對產品,千元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再度升溫。
點評:
定義、新定義、再新定義……運營商的這些宣傳當然略顯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在2011年千元智能手機的確讓我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當用戶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很好的體驗之時,國內的3G發展才會更快,智能手機相關的產業才會發展的更好,這種環境才是我們縮小和世界領先水平差距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