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著通過各廠商2014年在不同市場的收入排名,看看市場競爭格局有何新變化。
由上圖可以看到,在中國區市場,華為和中興借助本土優勢壓過外商一頭;
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華為領先,愛立信和諾基亞&阿朗緊隨其后;
而亞太市場則是四家廠商全球排名的翻版。
由此可以判斷,華為將以中國本土市場為大本營,更為積極在歐洲市場參與前兩者之間的爭斗,并有望得漁翁之利。
但三強拼爭之下,留給中興的國際市場空間會日趨狹窄,中興將有可能只得退守到中國本土市場偏安一隅。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通信廠商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技術實力和成本優勢上,不妨看看幾位在研發投入上的對比。
華為全球76000名研發人員及66億美元的年度研發投入,為其技術實力領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而合并后的諾基亞&阿朗也將憑借40000名研發人員及57億美元的年度研發投入。反觀中興,在研發人員和研發投入的數量上則遠遠落后,前景堪憂。
結語
諾基亞合并阿朗,其過程當然不會一帆風順:競爭對手尤其是愛立信和中興很快會做出應對舉措,畢竟二者最為受傷;而華為也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現有競爭格局的打破帶來的將是行業變革的連鎖反應,在通信技術標準化導致的行業競爭日趨同質化的市場背景之下,華為走出了一條外延式的跨界增長之路,愛立信還在繼續深耕網絡化社會的技術愿景,諾基亞合并阿朗之后將為這個行業帶來怎樣的發展方向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