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開數據顯示,全國每年廢棄手機約1億部,回收率不到1%。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分會秘書長唐愛軍稱,經過加工提煉,6700部廢舊手機可以產生700克至1400克黃金,可以說,廢舊手機是一座巨大的資源庫。
消費者無手機回收意識的原因所在,中新網IT頻道通過調查發現,36.8%的網友選擇“回收價格過低”,23.5%的網友是因為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隱患,19.1%網友是由于回收渠道過少,認為“商家服務不到位”的網友僅占13.2%。與此不同的是來自數字100研究公司的數據,65.8%的受訪者認為是“回收價格過低”,選擇“回收渠道過少”的占到49.3%,認為“存個人信息泄露隱患”的占到44%。
自蘋果啟動“以舊換新”計劃,人們才開始關注手機回收領域。盡管市面上的回收渠道并不少,多數網友仍然只認識蘋果二手回收。在中新網IT頻道發起的調查中發現,近三成網友只知道蘋果“以舊換新”計劃,知曉360手機回收、京東手機回收、魯大師手機回收的網友分別為7%、9.9%、5.6%,其他手機渠道知曉人數更是少的可憐。另外,在數字100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超六成網友了解蘋果“以舊換新”,37.9%的網友認識360手機回收,12.2%的網友知曉樂回收。
其實,廢舊手機如何安置,多位專家建議,最好由專業手機生產廠商直接回收,既有利于金屬、塑料等材料的循環利用,也有助于保護原使用者的信息安全。
對于用戶擔心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信息專家在接受《北京青年報》采訪時透露,現在只有專業的數據恢復公司才能做到,不僅要花費數千美元購買軟件,而且硬件上還要購買專業的設備。數據恢復技術門檻較高,國內專業數據恢復公司很少。單純為了普通用戶恢復一點數據,高昂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此外,中國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認為,對于廢舊手機的處理,一方應該促進相關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監管也應該到位。“除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監管,環境保護方面也應該考慮到。廢舊手機處理也應放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覆蓋范圍內。”王艷輝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