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全年KPI各家手里還有什么牌?
1、出海
面對國內市場的疲軟的和巨大的銷售壓力,國內手機廠商出海已成必然。有一些,已經走了很遠——對于華為、中興、TCL和聯想來說,海外市場已成為其重要的收入組成部分,且所占比例仍在繼續擴大;另一些,也已在路上——小米、魅族均已打入印度市場,并將其列為下半年的擴展重點。
2、新旗艦到來
6月,華為榮耀和魅族均發布了全新的年度旗艦并于本月開賣,而小米、中興的新旗艦也確認將在下半年推出。不過,在各家產品日漸同質化的今天,如何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也是各大廠商需要面臨的一個挑戰。
3、進軍高端
對于很多國產品牌來說,高端甚至中高端領域仍是空白。而從華為Mate 7取得的成績來看,國產品牌已經有能力在3000元以上的價格檔位獲得空間,而這將切入到蘋果和三星等國際大牌所占據的市場。
4、進入新的領域
小米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雷軍曾在多個場合表示過手機市場的機會正在減小,于是小米開始廣泛布局智能家居、智能硬件領域,通過轉移產業集中的現狀,來保證,雞蛋沒有放在一個籃子里,但對于大多數手機廠商來講,這種多元化的玩法并不適用。
5、資本層面的變化
除了上述產品和市場方面的布局調整,國內市場也開始涌現一些新的玩法,也就是資本層面的運作,最近上演的酷派賣身狗血劇是典型代表。通過與互聯網公司聯姻,來尋求新的突破。
結語:手機市場熱鬧繼續
時至今日,國內手機市場仍然不缺少鬧劇和口水戰,在這些表面的營銷戰背后,銷量事實上是各家廠商的底褲。從上述6家廠商的半年業績分析看,不難看出,叫囂得最響的不一定是賣得最好的;廠商在拼低價的背后,還是以追求銷量、市場表現、利潤為最終目的。
熱鬧還將繼續,從半年的業績還沒發蓋棺定論,曾經夸下的海口能否實現,要到年底兌現;但整體看,半年的成績看,其實都是很危險的,所以,下半年還得出猛招,同時,可以預想,下半年的PK也會更加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