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控制力強,所適配產品少
伴隨著更新升級,IOS系統也會獲得更多新的功能。就拿IOS 9為iPad加入的“Split View”、“Slide Over”多任務處理功能來說,如果你想使用這項功能就必然需要進行行的系統升級。而且對于APP Store上的開發商來講,如果你的應用程序也想支持這一功能,也同樣必須適配新的系統才行。
雖然這種法看似有些不講道理,但由于蘋果IOS自身對生態方面強有力的控制,能夠做到更加統一的步調。而Android方面由于市場上各個版本的系統比價分化,不太可能要求所有廠商只兼容最新系統。
另外,IOS系統所要適配的設備比起Android設備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即便是從iPhone 4S算起,到現在最新的iPhone 6S/6S Plus也只不過有7款產品,而且還都屬于自己家的設備,適配、測試也方便很多。
而谷歌對Android生態缺乏控制力就明顯不如蘋果,開源性雖然能帶來個性化體驗,同時也使得Android設備變得種類繁多。所以,每次系統的更新必須由不同的廠商適配后分別推送,這也大大延緩了新系統推送的速度。很多設備甚至來不及更新系統,就被市場所淘汰了,這些設備的用戶也只能一直忍受著陳舊的操作系統。
升級步驟簡單、對新功能的支持等,都成為了促使IOS升級率穩步提升的有利條件。那么這樣來看,是不是就可以認為IOS就要比Android或者是Windows Phone好了呢?
答案其實也并非如此,在去年蘋果發布IOS 8之后也曾遭遇過“滑鐵盧”。升級IOS 8正式版升級需要預留至少4.6G的內存空間,很多16G版本的果粉不得不大量刪除應用和照片、視頻等,而對于8G版5C用戶來說這簡直就是“災難”。升級之后很多發布會上提到的功能也因為各種原因進行了“跳票”,一些應用程序還出現不同程度的閃退。
根據當時移動營銷公司Fiksu的數據顯示,IOS 8在發布18小時后只有7.92%的用戶完成升級,遠低于此前IOS 7同期16.9%的水平。而在IOS 8正式版發布24小時后,完成升級的用戶也僅有17%,遠遜色于IOS 7,甚至比更早的IOS 6還稍差一些。
所以說,即便是IOS系統也不是“無懈可擊”。至于說Android還有WP操作系統也有著IOS所不具備的內容。
Android系統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全面的平臺,再加上三星、LG等廠商的支持,消費者擁有更多不同價位的產品選擇和更自由的發揮空間及定制選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打造一部更趨于“完美”的智能手機。采用Android系統的設備在價格方面也具備一定的優勢,適合更多普通大眾消費者。當然,硬件損耗太大以及設備使用體驗的不一致性,也是Android系統更新適配之外的弊病所在。
微軟推出的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簡稱“WP”),在流暢度方面做的不錯,而且對硬件的要求也不像Android系統那么“胃口大”。而且微軟基于云服務以及Office工具也都是吸引不少企業用戶使用的原因之一。
但又由于自身推出的時間較短,很多東西都尚沒有形成自己獨有的優勢,第三放應用適配/更新也很乏力。更要命的是之前做過WP的三星、HTC等廠商也不愿放棄Android這塊蛋糕,逐漸放棄了對WP系統的支持。剩下微軟自己收購回來的Lumia,在短時間內也難有太大的變革。很難預測在年底Win10手機鋪開上市之后,這一狀況會不會有所改觀。。.。
蘋果的IOS系統升級/更新速度快一點不假,但也不能完全“迷信”這樣的數據,簡單地認為IOS系統要好于其它移動操作系統,其實有些時候感覺像是一種迫不得已。。.。Android系統、WP系統也同樣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如何選擇移動操作系統以及相應的設備,還是需要對自己的使用需求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