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芯片分析師 Jim McGregor的說法:“隨著微軟和蘋果的這種垂直整合的大趨勢,谷歌的加入并沒有讓我感到吃驚。因為如果谷歌不開發自己的芯片的話,安卓在未來是無法與微軟和蘋果相抗衡的。”
雖說從理論上看,學習蘋果這種處理器自研的姿勢的確可以給谷歌親兒子帶來更佳的體驗,但不得不說的是,谷歌此舉依舊面臨諸多門檻和難題。一方面親兒子雖然具有示范效應,但各個將安卓深度定制的廠商學不學是另外一碼事;另一方面是自研處理器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政策麻煩;除此之外,這一策略這與谷歌現行的戰略似乎又些背道而馳。
1、諸侯割據已然形成,處理器自研沒法學
縱觀整個安卓陣營,三星、小米、華為等一系列廠商早已根據安卓深度定制自己系統,構建自家的生態閉環,諸侯割據的局面早已形成。谷歌強推Nexus“親兒子”,制定谷歌的千元機計劃“Android One”實際上目的正是要一統江湖,讓手機廠商回歸到谷歌領導的安卓生態之中。
Nexus “親兒子”很強大,示范效應也很突出,但諸侯割據的局面已然形成,對于企圖構建自家生態的大廠而言,走自己的路已是板上釘釘,并不會因為谷歌提供了一款自研處理器的親兒子而最終選擇放棄自己的計劃。
谷歌自研處理器給這部分廠商帶來的推動效應只會是提升自家定制系統的體驗,而不是選擇谷歌自研處理器,回到谷歌的生態之中,更不會是研發自家處理器以實現最佳體驗。實際上,研發自家處理器的廠商也有三星、華為等實力較強的大廠,這些手機廠商帶來的核心安卓體驗也不是一款處理器可以帶來的。
2、谷歌也有政策煩惱,反壟斷或是攔路虎
按照外媒說法的說法,谷歌在處理器自研這個問題上也會面臨一系列專利煩惱以及反壟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