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安全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反電信網絡詐騙大數據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用戶標記詐騙號碼數量相比第四季度下滑46%、詐騙電話撥打次數比第四季度降低50%、收到詐騙短信的人數也下降了31%;其中,全國因電信網絡詐騙損失金額為33.4億元,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降低了29.5%;從詐騙類型看,網絡詐騙占比75%位居第一。
一季度全國人均被騙近3元,總詐騙金額降29.5%
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專線報案數據顯示,總案件數為25.3萬件,涉案金額33.4億。如果按照13億人口計算,人均被騙近3元。2016年第四季度全國因電信網絡詐騙遭遇的損失為47.4億元,本季度環比下降29.5%。
騰訊安全專家分析,電信網絡詐騙涉案金額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國家多部委聯合出重拳打擊,以及公安、運營商、銀行、互聯網公司集體協作,從源頭實現對詐騙電話、釣魚網址、偽基站短信的主動防御。
為有效防范、精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中央綜治辦、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若干意見》,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于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同時,全國各地建立反詐騙中心、建立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頒布多項法規政策。
此外,互聯網公司參與到反詐騙中來,為反詐騙提供了技術、數據支持,讓反詐騙模式從用戶主動舉報變為公安、運營商主動攔截防御。比如,利用騰訊鷹眼反詐騙系統部署到運營商網關,可以從源頭限制詐騙電話呼出;全國多地公安部署騰訊麒麟偽基站實時發現系統,可以幫助公安鎖定管轄區內的偽基站數量、位置以及作案狀況,精準抓捕。
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上升,共破案8.3萬起、上升49.6%;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大幅上升的勢頭得到遏制,去年9月以來連續4個月發案大幅下降;全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損失同比下降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