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智能手機市場的硬件格局得到改變,“雙核處理器”這種PC端上常用的名詞被帶進了智能手機領域。雙核處理器的出現,源于用戶對處理速度的需求。人們為何需要雙核呢?雙核處理器手機最大的特點是能硬解播放1080p全高清視頻(最好的體現方式還是通過HDMI接駁到高清顯示器上播放,用手機看實在有些浪費)、輕松軟解各種格式的720p高清視頻、體驗大型3D游戲、高速網頁加載及移動辦公等。假如用戶不需要這些應用的話,雙核處理器也只是那片浮云。那么,雙核處理器較單核處理器有何等提升呢?

第一,更強的多任務處理能力。雙核處理器是指在同一塊晶片上集成兩個完全相同的處理器內核,以同一工作頻率運行,并采用同一封裝技術的處理器。由于有兩顆物理核心,多任務處理優勢明顯,對于主打多任務處理器的Android系統來說尤其重要。目前主流的雙核心有ARM Cortex A9和高通的雙核版Scorpion。
第二,運行及反應速度更快。雙核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運行應用更加得心應手,對于日常的網頁瀏覽、壓縮處理、文件打開都有明顯的速度提升。
雙核處理器的主頻=單核×2?顯然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2006年,雙核處理器初現計算機市場,對于雙核處理器的性能和主頻遠非簡單的1+1=2這么簡單。真正的雙核處理器的工作原理,是當2個內核相同時,指定其中一個為主CPU,另一個為從CPU。主CPU完成任務調度和一部分計算工作,從CPU主要用作計算。當一個任務可以分解為兩個并行任務時,將其中一個任務分配給從CPU,其它由主CPU完成,最終結果匯總到主CPU,繼而增強整體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而反面教材,莫過于雷軍在小米手機發布會上的發言。小米手機采用高通MSM8260雙核處理器,主頻為1.5GHz。雷軍表示,小米手機的CPU要比主流單核智能手機(單核1GHz)強200%,比頂級旗艦智能手機(雙核1.2GHz)快25%,這種錯誤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雷軍用的哪種公式?
比主流單核智能手機(單核1GHz)強200%:
小米主頻:1.5GHz×2=3GHz
小米CPU增強的幅度:3GHz-1GHz×1(單核手機主頻)=2GHz
結論:2GHz÷(1GHz×1)=200%
比頂級旗艦智能手機(雙核1.2GHz)快25%:
小米主頻:1.5GHz×2=3GHz
小米CPU增強的幅度:3GHz-1.2GHz×2=0.6GHz
結論:0.6GHz÷(1.2GHz×2)=25%
小米M1 |
小米手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