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任何領域都沒有常勝將軍,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原來的小角色突然抓住機會成為了大人物,尤其在手機領域,我們年年都能看到這樣的例子(iPhone和Android都是近幾年起步并席卷全球,摩托羅拉經歷多年低谷也在最近兩年迅速翻身……)。那么,對于2012年的期待,我們不妨可以把視線集中在諾基亞和索尼兩家身上。
諾基亞與微軟牽手合作
諾基亞面臨的危機顯而易見,就連高層都已經不再避諱這件事。經歷了折騰無比的2010和2011年,諾基亞終于告別與英特爾始終沒火花的合作(雖然用過N9的玩家都會很遺憾這件事),轉而與微軟進行“相互取暖”式的聯手,這兩家廠商都有著十足的底蘊和依然龐大的基礎用戶群體,一方需要一個現代的、可持續發展的系統,一方需要一家成熟且渠道廣闊的終端廠商,走到一起實在是情理之中。
別了Symbian(塞班)品牌名稱,但系統仍會在入門級市場發光發熱
此外諾基亞還在繼續加強自己在低端市場上的競爭力,用實用的Symbian(當然現在已經告別了這個名字,但系統本身仍在繼續)系統來涵蓋中低價位手機,用Windows Phone 7在重點突破中高端用戶,這兩個方向同時著力,互為補充,這也是非常合理的產品線架構--當過去的大佬找到了方向,集中力量力求突破時,任何競爭對手都無法忽視(除了Lumia 800等新機火爆之外,諾基亞在三四線城市仍然保有極高的占有率,這些都是諾基亞在2012年翻盤的基石)。
“索尼愛立信”手機品牌或將成為歷史
收回索尼愛立信的索尼,也將是2012年手機行業當中的一大不確定因素。索尼擁有其它手機廠商望塵莫及的完整的消費電子產品帝國(手機幾乎是索尼這一帝國當中最后的一塊拼圖),之前索尼愛立信旗下的Walkman和Cyber-shot系列、Xperia Play以及BRAVIA屏幕影像引擎等,每個賣點幾乎都離不開索尼自家的產品線。
當年的索尼雖然在手機市場表現不佳,但現在已經不同以往,索尼抓住的是普通用戶在每個環節上的實際需求,改換門庭之后索尼手機能與更多設備實現互動,有望在整個移動互聯生活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且看新一年的索尼如何來操作。
不容忽視的是,國內廠商將在2012年更上一層樓,在市場上逐漸成為中堅力量。小米、魅族、OPPO、華為、聯想等品牌,無論在產品的成熟度、價格的競爭力還是與運營商更加密切的合作,都將更多地左右消費者們的選擇。國內外品牌之間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和模糊,選擇國內品牌將不再有“比國際品牌差”的觀念,市場競爭趨于平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