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ows Phone系統可以說就是Windows Mobile的延伸,但卻與之完全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微軟在WP系統中采用了Metro風格的操控界面。這一風格的操作界面最早曾在Windows XP的Windows Media Center中出現過,不過當時XP系統對透明效果支持并不友善,直接導致了用戶的忽視。事實上Metro是基于瑞士平面設計的設計原則,使用更清爽的排版和較少的重點以便于用戶使用。這一設計風格我們也能在索尼的許多產品上看到——包括PSP,BRAVIA電視都是采用了瑞士平面設計的的界面風格。

Windows Media Center

索尼電視

對國內大部分用戶來說,我們對操作界面的認識可能還局限于小小的框架之中,在一個框架中如何放置文字與圖標是大部分開發者考慮的事;用戶則在一個小小的框架中尋找圖標與文字,但這樣的操作方式費事又費力,用戶要如何才能夠快速的從目光所能看到的地方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呢?美國華盛頓州金縣都會交通局(King County Metro)的標識設計[來源請求]指示牌給了微軟設計團隊靈感,其風格大量采用大字體,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通過字體的大小來區分事件的重要與否。



另外,Metro的圖標設計也不同于Android和iOS。對那兩個系統來說,一張靜態的PNG,再加上一點仿透明的玻璃效果,這樣一個圖標就算完成了。對WP系統來說,那樣的圖標僅僅只能算是及格,遠沒有達到優秀的要求,在凱旋的操作界面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一塊一塊類似于記事貼的小方塊(Live Tiles),而這才是WP系統中真正的圖標:程序的LGOO,程序的名字,同時還會動態顯示一些程序相關內容,譬如QQ有幾條新消息,郵件有幾封未讀。相比之下Android的桌面插件系統顯得效率低下,用戶手動設置的同時也沒有統一的框架,結果反倒成為了Android系統中占用資源高的反面典型。



要玩轉Metro界面,我們就要好好的認識一下Metro中的核心規則,在中文版的凱旋上面,我們能夠看到三種字體:宋體、方正等線與微軟雅黑。正是這三種字體構成了目前Metro界面的一整套體系,簡單來說就是宋體抬頭——宋體一般作為一個界面的抬頭出現,作為該界面的簡單說明;等線為主——方正等線的字體采用了最大的字號,以便用戶能夠迅速的知道當前處于什么位置,同時起到了縱橫連軸的功能;雅黑為骨——微軟雅黑作為具體功能的描述顯示在小號等線字體下方,較淺的字色不容易讓界面雜亂,同時又能讓用戶快速的找到相關信息。“干凈、快速、現代”,Metro界面甚至可以成之為目前最為實用的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