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道SAN的一個優勢是高性能,從之前的1Gbps發展為現在的2Gbps,而最近,許多廠商則推出更高速度的4Gbps產品。4G似乎成了大家追捧的一個話題:某廠商第一個推出4G HBA卡,另一廠商第一個推出4G交換機,其他廠商第一個推出4G導向器等等,仿佛誰不能提供4G方案就跟不上潮流似的。
然而,用戶真的這么著急應用4G產品嗎?在與記者交談時,McDATA公司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Paul Rath先生就表達了不同的觀點,Paul認為,4G距離成熟的應用還要有相當一段時間,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HBA卡的發展速度相對較慢,4G解決方案有多種部件組成,任何一種發展的滯后都會影響在用戶環境中的成熟應用;二是目前來講用戶在性能方面的需求還沒有達到那么苛刻的程度,現有的2G產品完全滿足在性能方面的需要。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一種產品獲得大規模應用還必須滿足價格方面因素,盡管已經有廠商推出4G產品,但是目前的價格還相對較貴,隨著各種部件的日趨成熟價格才會慢慢降下來。另外當今階段4G還屬于奢侈品,因為許多用戶還沒有出現2G產品造成性能瓶頸的現象。有些讀者可能要問,有些大型金融、電信用戶的個別應用對性能要求不是很高嗎?問題不假,但是如果真的出現更高性能的需求,這些用戶可以使用Trunking(鏈路聚合)等技術獲得最高可達數十Gbps的性能,因此新的4G產品對他們改善性能來說意義不大。
采訪許多用戶后發現,他們原有的2G產品還沒有完全充分發揮性能。以上海一個金融用戶為例,在最初購買導向器時,由于系統要求沒有那么高,當時購買的是64個端口,銷售人員總結這樣做的好處是為未來業務的擴展預留了升級空間。一年過去了,64端口仍然夠用,而廠商的產品在一年多時間內從128個端口擴展成了256個,每端口性能最近從2Gbps升級到4Gbps,對于這樣的用戶來說,技術的發展以及遠遠超過他們的實際需求了。
因此,對于廣大存儲用戶來說,最好不要急著吃“熱豆腐”,應用4G還要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