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浮沉歷經三波浪潮
據業內分析人士介紹,中國手機經過了十余年的發展,在進入智能手機元年之前迄今經歷了三波大的發展浪潮。第一波浪潮分為OEM代工和走品牌兩種路線。其中,OEM代工模式,隨著其成本包括人均工資升高、國際匯率變化和原材料價格的持續升高,利潤空間日漸萎縮,只做OEM的代工廠商發展極慢,多數都淪為“為國外品牌做嫁衣”。另一邊廂,康佳、波導、 TCL 等手機制造廠商紛紛轉而走上“品牌化”的道路,并取得階段性的成功,但由于國際品牌強力反擊,并由于質量、服務、更新速度的短板,國產手機品牌不敵國外品牌,在第一波發展中遇到了挫折。
第二波浪潮的標志是深圳小作坊為主的山寨機的“橫空出世”,山寨機以功能全面、待機能力強以及低廉的價格迅速占領了市場。然而,雖然山寨機緊跟著高端產品的步伐一路向前,但隨著手機整體價格的降低和山寨機本身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的瓶頸。同時,運營商定制的模式也在搶占市場,未來電信的營銷方式必將是低價贈手機甚至是免費送手機,而平民化的基礎手機通過預存話費就可以得到,這將使得山寨機所走的低價路線被埋沒,被淘汰已經是歷史的必然。
第三波浪潮是海外戰略,其中一種類型的代表是華為、中興,他們利用國外通訊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的身份將手機引入市場,在國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外一種是以OEM代工轉向品牌再走向海外,代表品牌如深圳的基伍(G’FIVE)手機,根據國際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 年公布的2010年第一、二季度的全球出貨數據表明,G’FIVE手機全球市場份額達1.4和1.6%,全球銷量排名進入前十之內,2010年全球出貨量超過2000萬臺。
智能風潮助力第四波發展浪潮
在GSM時代,國際手機品牌憑借品牌、產品和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在競爭中對國產手機品牌實現了全面壓制,然而智能手機市場的熱潮則使國產廠商中找到了機會。相對于傳統手機,智能手機以其強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等特點,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而對于廠商而言,智能手機則是提高利潤率的重要產品類型。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智能手機銷量達到4000萬部,比2009年增加了1800萬部的銷量,增長率達到82%。艾媒市場咨詢分析認為,隨著智能手機在全球市場地位的提高,中國作為一個龐大的市場,其智能手機的需求也將日益增加,預計在未來3年,中國智能手機的銷售量將持續高速增長,2011、2012、2013年的銷售量分別將能達到5200、7800、9250萬部,2012年的年增長率將高至50%。
智能手機市場的熱銷造就了國產手機品牌發展的“又一春”和第四波發展浪潮。目前,在國內3大運營商關于3種3G制式手機的集中采購招標和深度定制活動中,國產品牌明顯優于外資品牌,入圍運營商定制手機名單的不再是洋品牌的專利,從目前的 3G手機初戰結果來看,國產品牌借勢3G“破局”已初見成效。各大國內廠商也卯足勁在2011年推出自身的拳頭產品以搶占國內智能手機市場。
海歸品牌引領本土智能手機品牌崛起
在智能手機的發展大潮中,中國用戶對電子產品的消費者觀念在改變,以及目前3G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對于更了解中國手機市場和消費者心理的眾多國內手機制造商而言,在2011年搶得智能手機市場一杯羹的底氣似乎更足。
如在全世界取得銷量前十的優秀業績后的基伍(G’FIVE)手機,正是試圖借三網融合的政策推動及3G智能手機元年的熱潮回歸國內,立志為國內眾多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極高的智能手機。此前,基伍(G’FIVE)手機積極將產品推向海外,憑借差異化的產品和快速的市場反應速度,針對不同的地區推出滿足了當地市場的需求的產品,基伍(G’FIVE)手機產品在亞洲、中東、非洲南美等地區取得了巨大成功。據全球最具權威的IT咨詢與研究顧問公司高德納GARTNER 2010年公布的第一、二季度的全球出貨數據表明, 基伍(G’FIVE)手機全球市場份額達1.4-1.6%,全球銷量排名均在全球前十之內。在部分市場上,基伍的市場份額直逼NOKIA。據《印度時報》(
據大中華區市場負責人透露,G’FIVE手機將于2011年5、6月份在國內陸續上市, Android 系統的千元智能機種類將有多樣的選擇,同時受更多消費者青睞的實惠普通機型也將同步上市;同時產品將與三大運營商合作,上市產品覆蓋3G的三種制式,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另外,步步高 Android智能手機、宇龍酷派及華為的千元智能手機也陸續“你方唱罷我登場”。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眾多中國手機品牌的自主創新、科技研發等通信技術已與全球高端技術接軌,在手機行業被外資品牌“船堅炮利”搶占市場的時代逐漸過去,2011年將是中國手機品牌的發展與興盛的智能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