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直以來都有說法要做企業協助辦公,但即便是微信電話本都放到了“體外”,另外單獨運作了一個APP,如何在現有微信應用中再迭代復雜的企業多方通話、任務管理等功能,對已經越來越重的微信來說,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這是釘釘瞄準的機會和切入點。鈦媒體編輯試用總結了以下幾個特點:
1、最大亮點,也是阿里做得極其聰明之處,移動網絡和電信網絡無縫連接,實現免費通話,無論是點對點還是多方通話。
app內的給你的語音ding一下語音留言,隨時隨地轉化成電話撥到了你的手機上了……這其實也是阿里釘釘比微信電話本聰明之處,聰明的規避了運營商的敵意和對抗性,因為他是給運營商帶語音收入的。一旦轉變為語音通話,包括多方電話會議,不是走移動數據網絡,而是電信網。
當你在app內選擇多方通話,你和你選擇的通訊錄里的多方通話對方,都會收到一個叫做自動顯示名稱為“釘釘”的人打來的電話,接聽進入多方通話狀態。
但是實際這個叫釘釘的人是已經從app內自動轉化成語音撥號的電話會議模式。
而app用戶本身,是無需糾結你的通話是走WiFi、移動數據網絡還是運營商電信網絡的,因為釘釘徹底將二者打通,一旦發給你的釘,你沒有在一定時間內獨到,或者你根本不是釘釘注冊用戶,你就會收到釘釘給你的人撥給你的電話,電話里的語音提示就是他“釘一下”的內容。也就是說釘釘通過底層算法為用戶自動匹配最適合的通訊方式,并保證通話質量。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免費通話,誰能支付運營商這筆撥號費用?答案是阿里巴巴自己……據鈦媒體向釘釘相關負責人詢問得知,電話會議這塊,阿里基本不會向中小企業收費。而語音“釘一下”轉化成的電話撥號費用,也是阿里巴巴承擔。
2、神奇的“群聊”。
根據鈦媒體的了解,這在阿里內部很多人反對,來往團隊有大半數都是反對的,他們認為這簡直是“反人類”的功能。但他卻真的在工作管理中容易建立奇效。
微信大范圍普及后,白領經常抱怨上司在休息時間通過微信布置任務,很多人瀏覽后還可以假裝沒看見,但是這招兒可“騙不過”釘釘。因為隨時可以被老板釘,而且老板還可以隨時跟蹤你有沒有看到“釘”的狀態,顯示未讀數,和未讀的人。用戶發出的每條消息,都會在左下角顯示“已讀”或者“幾人未讀”。點擊“未讀數”后,究竟誰看了消息,誰沒看,一目了然。如果在微信群里,用戶只能通過回復“收到”來表示自己看到了消息,消息發起人只能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