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廠商逐鹿“四屏”之戰
聯想作為全球第二大PC廠商,去年在智能手機領域發力不小,推出的樂Phone產品和獨有的“四葉草”UI,在Android陣營里實現差異化,而在CES2012上亮相的IdeaPad Yoga,可360度折疊的平板新品,加上同期發布的智能電視ideaTV K91,以及一直被倡導的“樂云”理念,聯想的“四屏一云”戰略逐漸浮出水面。
聯想在CES2012已顯露四屏戰略
同時,在韓系領域,三星作為一家被傾注舉國之力的科技企業,在鞏固原有生態鏈的同時,也已經向“四屏”出擊。掌握了硬件制造的天然優勢,三星的四屏路線更加智能,2011年末亮相的ES8000智能電視,不僅坐擁75英寸巨屏寶座,而且支持人際互動,大熱的Galaxy Tab產品,更能遠程遙控三星其他電子設備。
而韓系廠商的的高調,遮掩不了日系對四屏計劃的熱情。一個明顯的例子在于,索尼在今年3月中旬在中國新品發布會上,除了展示全新的Xperia系列新品外,更是現場演示了智能機與旗下電視產品互動的未來圖景。加上索尼VAIO系列電腦的品牌積淀,以及在今年電子大展上亮相的概念混合平板Hybrid等,背靠豐富的音樂、視頻、游戲產品,索尼的“四屏戰略”與優質多媒體資源的結合,即將摩擦出更多火花。
索尼致力于打造多屏全娛樂未來
更何況最晚于2013年發布的蘋果智能電視,屆時與iMac、iPhone、iPad將四巨頭齊聚,通過蘋果津津樂道的iCloud,以及資源豐富的iTunes,蘋果用戶在未來可以無縫獲取與共享各類電子書、音樂、圖片、電視、電影產品。統一的操作與優質的體驗,一套完整的“蘋果式”生活預示了用戶體驗的最高境界。
此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狠角色便是摩托羅拉。刀鋒Droid RAZA在去年亮出之際,同期推出的Lapdock“擴展塢”,可以將手機上的操作情況在電腦屏幕上呈現出來,同時,手機還能變成一塊觸摸板,直接操作電腦屏幕上的內容。
不難想象,將來會有更多的設備廠商加入“四屏”之戰,甚至包括內容的生產者與運營商也會融入其中。不同品牌將提供各種四屏體驗,用戶在未來擁有更多選擇權。
不過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承載內容的終端設備包括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視,在下載與共享內容時的操作不盡繁瑣,換言之,不夠人性化,架高用戶的學習成本,四屏未來的普及度便會降低,以至于變成束之高閣的無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