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普遍認為,5G網絡一旦正式商用,除了會使通信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期外,還將帶動多個規模萬億級別的新興產業。多個市場機構預測,車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典型的物聯網細分行業,在技術和應用層面上已相當成熟,但現有4G網絡的通訊能力大大限制了上述產業的發展。隨著5G的正式商用,網絡問題將迎刃而解,上述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產業也將隨之崛起。此外,芯片、電子元器件、軟件、智能硬件等產業鏈上下游也會進入升級期,其創投機會同樣不可限量。
正因為關系多個萬億規模市場,國內外廠商在5G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近期獲悉,手機芯片制造商高通正在加快5G手機芯片的研發,此前已公布了全球首個5G基帶,預計到2018年將根據最終的5G國際標準,正式推出量產的5G手機芯片。愛立信年中已和韓國SK電信、德國電信等運營商開展了全球首例橫貫大陸的5G測試,并計劃在韓國和德國部署試驗5G網絡。諾基亞和上海貝爾也表示,已正式完成重要的5G技術開發和驗證,目前正在根據用戶需求,開發相應的5G網絡解決方案。此外,上述國外電信設備制造商,還推出了包括車聯網、無人機、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多項5G應用和解決方案,在具體的商用領域具有不小的優勢。
國內企業同樣在積極推進各類5G應用落地。中國移動介紹,由國內多家企業參與的5G聯合創新中心目前已經有42家成員,包括5家通信設備廠商、9家終端/芯片類廠商、5家儀器儀表廠商、18家垂直行業廠商以及5家垂直領域創新創業型企業。其研發領域涉及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云端機器人、虛擬/增強現實等六大領域,部分應用已達到商用階段,將會在后續的網絡測試和試商用中,進行驗證和推廣。
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外企業在5G領域的競爭結果,最終將由5G網絡的商用情況決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標準部高級工程師李芳表示,隨著我國5G網絡測試、建設、商用按部就班地展開,將加速我國5G技術的應用,這能夠確保我國的5G標準主導權最終轉化為產業優勢,為各類產業鏈企業參與未來市場競爭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