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早已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從美國本土或者香港、東南亞購買 iPad ,是很多白領的選擇,價格往往比內地便宜兩三折,但是海關54號公告規定,自今年8月1日起,對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征收高達20%關稅,其中新潮電子產品iPad成為被“重點關照”的對象。iPad到底值多少錢?如果加上這20%的關稅,還有理由從外面購買嗎?對電子產品課以重稅,對普通消費者有著怎樣的影響?
首先要明確,從關外購買iPad回國使用的普通消費者很少有超級大富豪,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除了那些專門靠攜帶iPad牟利的職業水貨商以外,海關的這一竿子可以說打翻了一船人。許多人抱怨,在香港買的iPad只花了不到四千元,卻被按照5000元的平均估價征收關稅,帶回內地以后總成本上升到接近5000元,比在國內買的還要貴,上演了一出出現代版的賠了夫人又折兵。海關相關人士給出的解釋是:按照平均價格征收關稅,可以加快旅客通行速度。當有人問到為什么不按照購物發票金額估算時,海關的答復是:不方便。
有關部門火眼金睛
如果我們在存自行車的時候,都按照摩托車的價格交停車費,因為管理員認為分辨每輛車的型號、動力很不方便時,我們會是什么感覺?如果每個管理部門在收費的時候,都盡量的方便自己管理,而不從納稅人的客觀角度考量,那我們會產生多少不必要的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