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著急
當利益向同一個人的口袋匯聚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著急,這種著急并不是眼紅,而是利益的過分集中,打破了平衡的局面,甚至損害了別人的權益。在 iPad 課稅事件發生后,咱們來看看都有哪些人急了。
蘋果商店1
蘋果商店2
商務部
商務部是主管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聽起來在經濟領域很有權威,這次海關向iPad征收千元關稅的事件發生后,商務部向海關發去一份咨詢函,認為中國加入WTO后的重要承諾之一就是對各類計算機實施零關稅,海關向iPad征收1000元進口稅與WTO規則不一致,20%的稅率過高,iPad完稅價格被高估。海關總署負責人則表示將于近期答疑解惑。
留學生
不遠萬里,工作求學,國內一大幫親戚朋友常年見不著面,趕上寒暑假好不容易回一次國,能不帶點土特產嗎?好么,帶個iPad的價格比在國內賣的還貴,還要操心旅途上電腦的安全問題,哪說理去?有的比較憤怒的留學生發布了回國攻略:回國用塑料袋裝行李,因為兩個手提箱就得2000元人民幣左右;iPad就地處理;回國只穿內衣內褲;課本、手機、電腦、MP4和相機全都扔掉,最好光著身子回來,保證自用物品金額低于5000元人民幣結論:“裸奔”。
這種說法當然很夸張,事情遠沒有嚴重到這個地步,留學生自用的各種電子設備,只要“看上去就用過”,一般都不會被強行征稅。但如果是一看就是新產品,價格超過海關認定的5000元,只能乖乖納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