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康培凱準備一起辭職的,還有諾基亞的執行副總裁Anssi Vanjoki。這一系列不安和動蕩,無疑充滿了戲謔的成分。從2006年接任奧利拉以來,康培凱便立志于諾基亞的戰略轉型:從單純的硬件制造商,轉型為一個移動互聯網服務商,并最終打造成一個集“硬件+軟件”為一體的“解決方案供應商”。諾基亞目前對其硬件制造的自信頗足,但服務卻相對滯后,“轉型服務供應商”理所當然成為了目前的當務之急。
于是,康培凱在任期間,諾基亞做出了幾個當時(也僅限當時)聲勢相對較大的動作:從效仿蘋果 APP Store的OVI商店,到OVI地圖,再到國內的“樂隨享”。
但歷史卻對這位當初雄心勃勃的芬蘭人,充滿了肆意的嘲諷:諾基亞這幾個“轉型”的動作,至今都沒什么起色:儼然一灘死水,正如外界預料的一樣。
57歲的康培凱離職,間接宣告了諾基亞“轉型服務供應商”路線的失敗
我們來大致理下康培凱和諾基亞“轉型服務供應商”的覆滅之路:康培凱上任僅僅一年后,iPhone推出了(后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上任一年半后,諾基亞81億美元收購了地圖服務商Navteq,但諾基亞的地圖服務,至今仍然被谷歌所碾壓;他上任兩年后,諾基亞OVI商店開業,但是至今仍然被APP Store和新建不久的 Android Market所秒殺;他上任三年后,諾基亞在國內推出樂隨享服務,至今在用戶心中,仍可有可無;而到了他上任的第四年,也就是今年,諾基亞紐約旗艦店在5月份關閉。
當然,他最后連自己也沒挺過這艱難的第四個年頭。
諾基亞紐約旗艦店已關門
伴隨著康培凱的離去,諾基亞“朝著服務提供商轉型”這一藍圖,似乎也最終成為了一座褪色的雕像。系統的老化、質量的退化和服務的傷化,諾基亞的大敗局,此刻正逐步清晰。
[爆炸只是冰山一角?諾基亞“質量門”盤點]
OVI商店:仿效APP Store不成的怪胎?
OVI商店是諾基亞“OVI服務”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塞班系統一度的封閉,使得其能夠被稱贊的軟件乏善可陳。于是,在APP Store的成功光環吸引下,諾基亞也決定仿效-----在這個動機下,諾基亞于2008年推出了OVI軟件商店。
但OVI軟件商店推出以來,即使采取免費促銷和系統開源等手段,優質軟件依然匱乏,用戶關注依然冷淡。導致其原因的:一是受制于系統性能和諾基亞手機硬件本身,在用戶體驗等多個方面,OVI的那些軟件比起APP和Android軟件,差距依然不小。
OVI商店已進入中國,但反響平平
二來,諾基亞的手機種類繁多,開發人員必須針對每種手機進行單獨開發才行,須先考慮兼容性問題,加大了開發難度。而手機的使用者也需要考慮應用程序兼容性的問題,一款好用的軟件應用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諾基亞手機。于是,OVI商店至今仍不見任何起色。
而在另一方面,且不提軟件數量超過20萬個的APP Store,就拿Android系統來說,成立不久的Android Market,其軟件數量已超過5萬個,而誕生兩年多的OVI商店又有多少軟件呢。
OIV商店至今仍然被蘋果的APP Store碾壓
仿效APP Store,卻不具備iPhone和Android手機那種最基本的硬件和系統條件,OVI商店成為一個盲目生產下來的“怪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未來,諾基亞手機若改換Meego系統,OVI商店不一定消逝;但諾基亞若堅持用塞班系統,OVI商店則必死無疑!